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陈祖芬报告文学论的综述报告陈祖芬是中国报告文学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她曾多次强调报告文学是一种文学的形态,是对真实与人性的追求和表现。下面,笔者将对她的报告文学论进行综述。一、报告文学的定义陈祖芬认为,报告文学是人民大众反映自己生活、工作、学习中的真实情况和感受的文学形式,是一种充满人性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文艺形式。报告文学的最大特点是真实性,这是它与其他文学形式的本质区别。二、报告文学的创作原则1.真实性原则报告文学的根本原则是真实性,必须是真实的、客观的、准确的反映社会生活事实,它是记者和作家的基本职责。2.人性原则报告文学的创作应该关注人性,弘扬人性之美,正视人性之丑,以倾听和尊重人类普遍的精神需求为写作目标。3.生动性原则报告文学是要引起读者的共鸣,打动读者,使读者看到生活的真实感受,因此创作要注意体现生活的细节和情感,使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三、报告文学与新闻之间的区别陈祖芬认为,报告文学与新闻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报告文学是在新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学体裁,他们有共同之处,也有本质的不同:1.对象不同:新闻是对新闻事件的直接报道,涉及面广、时间短、态度偏向客观;而报告文学是对生活现象或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更多还原当事人的情感与思想。2.创作理念不同:新闻是以新闻事件和事实为中心,通常不会过多说明事件的内在联系;而报告文学则更注重的是对事件进行思辨,并运用例如人格化等手法来将事件完整地呈现。3.方法不同:新闻采用现场直播、电视转播、文字报道等形式,一般不涉及到深度剖析;而报告文学则以多种文学形式呈现作品,如读书笔记、长篇小说、散文等等。四、报告文学的作用1.反映社会现实报告文学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记录,它能够展现社会中各种不同层次人物的丰富生活和思想表达,论述社会问题,展示社会变迁。2.推出优秀生活方式报告文学以真实事实为基础,追求生命与精神的高度,可以为人们所借鉴,并推出优秀的生活方式,让社会更美好。3.推进公共事务报告文学不仅见证历史,也能够参与到社会事务中去,调动社会的关注力和参与力,并发出声音。4.浸润文学风气正因为报告文学具有人性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它对文学的创作风气起到了浸润作用。它要求作者关注生活,拒绝浮躁,更加崇尚深度和人性,推动文学更加贴近生活、贴近人性、贴近真实。以上就是陈祖芬的报告文学论的综述,她认为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是它的核心价值所在,报告文学的创作应该注重体现人性和生动情感,体现深度和思辨。报告文学作为一种新闻与文学的混合体和社会的监督者,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性关怀,对于推动文学的发展,提升社会文化的层次,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