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省社科联申报表(填写).doc
上传人:文光****iu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6省社科联申报表(填写).doc

2016省社科联申报表(填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6省社科联申报表(填写)2016省社科联申报表(填写)——2016省社科联申报表(填写)编号171·自选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申报表课题名称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土地制度改革问题研究课题负责人______刘鸿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责人所在单位周口职业技术学院通讯地址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填表日期2016年3月6日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河南省经济学团体联合会填表须知一、本表所填各项内容以打印为准,语言应规范,所有引文、资料、数据应注明出处。二、申报表报送一式两份;栏目空格不够时,可另行加页。三、每项课题负责人仅限一名;课题组成员一般不得超过5人(含负责人)。四、申报者每人可主持申报一项,另参予一项课题。五、凡未能按期完成上年度立项课题的作者,不得主持申报本年度课题。六、为便于联系,课题负责人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及通讯地址须详细填写。七、本申报表封面“编号"系指课题《指南》中的题目序号,由申报者对应填写。自选课题也需填写编号。确定编号的方法为:在《指南》中找一个和自选课题最接近的题目,以该题目的编号为自选课题的编号,填写格式为“×·自选”(“×"代表《指南》中的题目序号)。八、“类别”分为两类,即指南课题和自选课题。“学科分类"分为两类,即人文学科和经济学科。九、本申报表可以复制.十、河南省社科联学会处负责课题立项的组织工作。联系地址为:河南省郑州市丰产路23号307、308室,电话:(0371)63936068、63937933,网址:http:∥www.hnskl.org,邮编:450002,电子信箱:HYPERLINK”mailto:hnsklxhc@163。com”hnsklxhc@163。com。一、简况课题名称新型城镇化与土地制度改革问题研究主题词新型城镇化、土地制度类别指南课题学科分类经济学科负责人姓名刘鸿性别女民族汉出生日期1975年10月7日行政职务无专业职务讲师研究专长土地规划与管理最后学历本科最后学位学士工作单位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电话办宅手机15333875656通讯地址河南省周口市开元大道邮政编码466000主要参加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职务工作单位董学勤女1973.11讲师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王玉霞女1972。10讲师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叶长春男1977。5工程师西华县土地局刘素丽女1981.8助理讲师周口职业技术学院二、课题设计论证一、研究现状与选题意义1、研究现状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中央明确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即:坚持中国自己的四化道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促进四化得到同步和谐发展.十八大以后,党和国家对农村的发展格外重视,从中可以看出:农村相关政策制定是否合理以及顺利执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型城镇化战略能否使中国经济社会在一条健康、持续发展道路上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而在这些政策之中,土地改革制度又是重中之重,甚至是贯穿全局的主线。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和土地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不难看出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而顺利实现城镇化就必须处理好农村现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宅基地使用权;土地能否合理规划以及合理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布局以及城市形态优化;合理提供建设用地并保障建设用地的供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能否持续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使城乡土地资源市场实现一体化。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土地制度进行改革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建设全局中的关键因素,无论是对于现在的经济发展还是未来中国的发展;无论是在决策层上还是在理论界以及业界工作者,都对这一个话题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和努力,虽然在局部方法上有所进步,但是在重大领域上一直未有重大突破。基于此背景,本课题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制度改革与创新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2、选题意义根据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历程情况,针对我国在土地管理上面所具有的特点以及表现出来的问题,再结合农村土地管理在国内外所取得的经验进行互补,课题组拟提出一套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土地管理机制,有利于我国土地市场进行健康有序的交易优化框架。土地制度的改革及相应配套措施的完善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土地作为关键要素,能否通过市场实现有效配置直接关系到城镇化的成功与否。只有从根源上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扩大建设用地供给,减少政府对土地收入的依赖,才能解决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房价奇高、社会矛盾凸显、“土地”城镇化而非“人口"城镇化等问题。我们应充分吸取国际经验,实现有动能、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尊重特大型城市和功能性城市的自身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