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高大的身影》有感读《高大的身影》有感7篇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高大的身影》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读《高大的身影》有感1当我读完了这薄薄的小书,仿佛陶行知爷爷那高大的身影又出现在我眼前。尽管陶爷爷离我们已有半个世纪尽管我们现在的生活与陶爷爷的生活有着天壤之别,但是读过书中的一个个小故事,陶行知爷爷的语气回荡在我的耳边,他那高大的身影仿佛屹立在我的眼前。只要读过圣贤书的人,一定不会不认识大教育家孔夫子,早在千百年前,我国又出了一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夫子,千百年后中国又出了一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这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经历是坎坷的,他一生中的故事是感人肺腑的。陶爷爷的故事不是用笔写的而是用心和生命写的,那一个个的故事,就是一篇篇生命的壮歌。陶行知爷爷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从小就立志“我是中国人,要为中国作贡献!”他在国外的日子里始终没有忘记那块生养他的乐土,当他终于从国外留洋归来了,他放弃了享受高官厚禄的机会,而是去积极地推广平民教育,让农民也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他还创造了乡村第一个师范学校,当他看到自己一手创造的学校被封了,陶行知爷爷断然宣言:“晓庄的门可以封,他的嘴可以封,他的笔可以封,他的爱和中国的决心不可封!”后来他又来到上海,在上海的郊区创办了山海工学团,他走到工厂、农村,到处推行普及教育,甚至当他看到卖报童也忘不了去启发他们读书识字。抗战期间,陶行知又把目光关注到苦难的儿童身上,创办育才学校,育才的办学条件相当艰苦,朋友们说他是“抱着石头过河”,可是,陶行知爷爷却说自己是“抱着爱人游泳”。陶爷爷有句名言叫:“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他热爱的祖国与人民!陶爷爷的精神光照千秋,永垂不朽。我们永远会记得你,陶行知爷爷。我们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未来的主人必定是我们。我们应当像陶爷爷一样从小立志报效祖国,从小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去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奉献给祖国,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走向世界。朋友们啊,让我们共同努力吧!读《高大的身影》有感2最近,我读了《高大的身影》一书,从中,我感受了陶行知先生求真务实、一表正气、一心为民的品质,想到了要向伟大的陶行知学习,其中我映像最深的是学做真人的故事:有一次,陶行知出国宣传抗日,他的儿子陶晓光,被迫逃到了汉口,找了一个无线电修厂,要学历证明,他写信给父亲的学校开一份来应急,证明刚寄到,父亲的急电也到了,还要求儿子将证明寄回,不准使用,接着又是一封快信,信中说:“我们必须坚持‘宁为真白丁,不做就秀才’之主张”‘追求真理做真人’变成了陶晓光的'座右铭。从这一件事中,我看出了陶行知学做真人,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嫉恶如仇的品质,又想起了他“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句话。对!“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人如果不求真,即使他学得再好;但依然不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也不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也不能为社会服务。就拿几年前的假奶粉来说,制造商为了谋取利益,加入了其它成份,导致了不少新生命的离去,卫生么为什么要添加呢?就为几元钱,想想看,为了赚这几元钱害死了不少人,又丢了信用,有句古话说:黄金失去可再得,名誉失去难挽回。只有做真人老老实实地干才能成为有用之材,报效社会,利他利己。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宁为真白丁,不做就秀才’之主张!读《高大的身影》有感3“你们不会穷一辈子,将来会有好日字过。学点文化,识了字,人家就不会在欺负你们了。”“中国人苦啊!我们应当把办教育的重点放在农村,农有了文化知识,才能发展农业,改造农村,振兴中国。”我无限激动地合上了书的最后一页,耳边依然是陶行知爷爷铿锵有力的声音,眼前依然是陶行知爷爷高大无比的身影。我读完了《高大的身影》,因该说我走完了一段艰辛难忘的办学路。在这一路坎坷中,我和陶行知爷爷一起去乡村办学,牵挂着每一个农村孩子的读书情况。我为陶行知爷爷有如此之大的坚强意志而震撼。感叹之余,我又在思索一个问题,我从书中知道农孩子既吃不饱,又穿不暖,还没有书读,和我们真是鲜明的对比。我们天天吃饱穿暖,还能天天背着书包迎着太阳去上学。可我们常常不知足,像父母要这要那,书中的农孩子虽然他们苦,但是他们可孝顺拉,一直帮父母干活。我真为我们的做法感到羞耻。我还从书中知道了陶行知爷爷知道了农孩子很苦,便去农村办学。其中有多少艰辛我们是不知道的,只有他们知道。愿我们珍惜现在吧!读《高大的身影》有感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名言,大家一定耳濡目染吧!不错,它就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一句至理名言,至今仍使许多人受益终生。当我再次捧起《高大的身影》时,眼前仿佛又重新浮现起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