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电力电容器安装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V以下、并联补偿电力电容器安装工程。2施工预备2.1设备及材料要求:电容器应装有铭牌,注明制造厂名、额定容量、接线方式、电压等级等技术数据。备件应齐全,并有产品合格证及技术文件。容量规格及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电容器及其它电气元件外表无锈蚀及坏损现象。套管芯线棒应无弯曲及滑扣现象,引出线端附件齐全,压接紧密。外壳无缺陷及渗油现象。安装用的型钢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无明显锈蚀,螺栓均应采纳镀锌螺栓。材料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2.2主要机具:安装机具:手推车、电钻、砂轮、电焊机、汽焊工具、压线钳子、扳手等。测试工具:钢卷尺、钢板尺、塞尺、摇表、万用表、卡钳电流表。2.3作业条件施工图纸及技术材料齐全。土建工程根本施工完毕,地面、墙面全部完工,标高、尺寸、构造及预埋件均符合设计要求。屋顶无漏水现象,门窗及玻璃安装完,门加锁,场地清扫洁净,道路畅通。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设备开箱点件→根底制造安装或框架制造安装→电容器二次搬运→电容器安装→联线送电前的检查→送电运转验收3.2设备点件检查:设备点件检查应由安装单位、建立单位和供货单位代表共同进展,并作好记录。按照设备清单对设备及零备件逐一清点检查,应符合图纸要求、完好无损。对500V以下电容器,用1000V摇表逐一进展绝缘摇测,3~10kV电容器用2500V绝缘摇表摇测,并做好记录。3.3根底制造安装或框架制造安装。成套电容器框组安装前,应按设计要求做好型钢根底。组装式电容器安装前应先按图纸要求做好框架,电容器可分层安装,一般不超过三层,层间不应加设隔板,电容器的构架应采纳非可燃材料制成。构架间的水平间隔不小于,下层电容器的底部距地不应小于0.3m,电容器的母线对上层构架的间隔不应小于20cm,每台电容器之间的间隔按说明书和设计要求安装,如无要求时不应小于50mm。根底型钢及构架必须按要求刷漆和作好接地。3.4电容器二次搬运。电容器搬运时应轻拿轻放,要留意保护瓷瓶和壳体不受任何机械损伤。3.5电容器安装:电容器通常安装在专用电容器室内,不应安装在潮湿、多尘、高温、易燃、易爆及有腐蚀气体场所。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应与电网电压相符。一般应采纳角形联接。电容器组应保持三相平衡,三相不平衡电流不大于5%。电容器必须有放电环节。以保证停电后迅速将储存的电能放掉。电容器安装时铭牌应向通道一侧。电容器的金属外壳必须有可靠接地。3.6联线:电容器联接线应采纳软导线,接线应对称一致,整齐美观,线端应加线鼻子,并压接结实可靠。电容器组用母线联接时,不要使电容器套管(接线端子)受机械应力,压接应紧密可靠,母线陈列整齐,并刷好相色。电容器组操纵导线的联接应符合盘柜配线,二次回路配线的要求。3.7送电前的检查:绝缘摇测:1kV以下电容器应用1000V摇表摇测,3~10kV电容器应用2500V摇表摇测,并做好记录。摇测时应留意摇测方法,以防电容放电烧坏摇表,摇完后要进展放电。耐压试验:电力电容器送电前应做交接试验。交流耐压试验标准参照表2-40。电力(移相)电容交流耐压试验标准表2-40额定电压(kV)<113610出厂试验电压(kV)35182535交接试验电压(kV)141926电容器外观检查无坏损及漏油、渗油现象。联线正确可靠。各种保护装置正确可靠。放电系统完好无损。操纵设备完好无损,动作正常,各种仪表校正合格。自动功率因数补偿装置调整好(用移相器事先调整好)。3.8送电运转验收:冲击合闸试验:对电力电容器组进展三次冲击合闸试验,无异常情况,方可投入运转。正常运转24小时后,应办理验收手续,移交甲方验收。验收时应移交以下技术材料:.1设计图纸及设备附带的技术材料;.2设计变更洽商记录;.3设备开箱检查记录;.4设备绝缘摇测及耐压试验记录;.5安装记录及调试记录。4质量标准4.1保证工程电容器及其附件的试验调整和电容器器身检查结果,必须符合标准要求。检验方法:检查安装调试记录。电容器器身不得有坏损及渗油,瓷件无裂纹、瓷釉无损伤。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2根本工程电容器应符合以下规定:.1位置正确,固定结实,外表清洁,油漆完好;.2电容器安装间隔符合规定。检验方法:实测和检查安装记录。电容器联线应符合以下规定:.1联接紧密,附件齐全,瓷件不受应力;.2接地正确可靠、无遗漏;.3构架及柜体应按标准水平及垂直安装,固定结实,油漆完好;.4接线对称一致、整齐美观、母线相色完好。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成品保护5.1电容器室应加锁,无关人员不得随意出入。5.2对未安装及已安装好电容器要用木箱或纸箱将瓷瓶保护好,以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