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资料介绍.docx
上传人:是你****枝呀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韦应物资料介绍.docx

韦应物资料介绍.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韦应物资料介绍在唐代,韦家更是盛极一时,竟然出了十七位宰相,更有不少韦家的儿女成为皇后、贵妃、驸马等皇亲国戚。绝对称得上是钟鸣鼎食、世代簪缨之族。韦应物也称得上是高干子弟出身。所以韦应物少年时就找了份好工作——当了玄宗皇帝的近侍,常出入宫闱,跟从皇帝游幸。这些皇帝身边的侍卫和羽林军们都是些牛人,像和珅当年就是从这种身份提拔上去的。韦应物自己也有一篇叫《逢杨开府》的诗,自述了他这段不良少年的经历:少事武皇帝,无赖侍恩私。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持樗蒱局,暮窃东邻姬。司隶不敢捕,立在自王粹。骊山风雪夜,长扬羽猎时。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诗中韦哥哥自述当年的种种劣迹:“家藏亡命儿”,也就是家里窝藏着杀人的要犯,“朝持樗蒱局,暮窃东邻姬”——早上去赌博玩钱(樗蒱是一种赌具,类似骰子),晚上偷偷去会邻家的女子。没文化还撒酒疯——“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但是浪子回头金不换,韦应物在受到挫折之后,居然发奋勤学,而且少食寡欲,常“焚香扫地而坐”。之后的韦应物和从前判若两人,从一个流氓阿飞转变成一个诗人,也是一件奇事。说起来韦应物确实也是天份极高的人。韦应物后来做过滁州、江州、苏州等地的行政一把手。而且是个极富责任心的`好官。韦应物的一首《寄李儋元锡》一诗中说: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写这首诗时,正逢朱泚作乱,唐德宗仓皇出逃,韦应物的这句“春愁黯黯独成眠”并非男女私情之愁,而是忧国忧民之忧。尤其是那句“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一句,更是令后人感叹不已。“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自然有同感,叹为“仁者之言”,南宋诗评家黄彻更是尖锐地说:“余谓有官君子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韦应物见当时的唐朝社会日渐腐败,不愿与之同流合污,就萌生了清静无为的退世念头。庄子有句话叫“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韦应物看来也是很喜欢这句话,所以在他的诗中常常化用此语。比如这首《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野渡无人舟自横”一句,其实也有几分“扁舟不系与心同”的滋味。当然这首诗的清幽寂寥之情更是出色,所以被奉为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说起来韦应物的田园山水诗和王维、孟浩然等也是有所不同的,虽然一样的清幽淡雅,但是韦应物的诗作中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凄清寂寞的味道,而王、孟诗中常是透着安乐、宁静。这应该和中唐时的社会动乱有关,不复有盛唐时的那种和谐型社会的环境了吧。试看这些句子:庭树转萧萧,阴虫还戚戚。独向高斋眠,夜闻寒雨滴。微风时动牖,残灯尚留壁。惆怅平生怀,偏来委今夕。霜露已凄凄,星汉复昭回。朔风中夜起,惊鸿千里来。萧条凉叶下,寂寞清砧哀。岁晏仰空宇,心事若寒灰。何等的凄清萧瑟。但历来失意寂寞的人应该是很喜欢韦应物的诗中这凄清幽远之境的,因为他们的心境也是常常寂寞中带着凄苦的。这里再选几首韦应物的好诗和大家共赏:《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这诗真可以用《文心雕龙》所说的“悄然动容,视通万里”来形容,又或是以“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方可形容,凡夫俗子不敢多作解释,有些好诗说不得,解释不得,一说就如酒掺水,淡而无味了。还有这首《寄全椒山中道士》: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这首诗太好了,大诗人苏轼赞叹不已,也许是太喜欢这诗了,苏轼和了一首,是这样的:一杯罗浮春,远饷采薇客。遥知独酌罢,醉卧松下石。幽人不可见,清啸闻月夕。寄语庵中人,空飞本无迹。但是东坡这首诗一问世,就遭到众人的非议。《许彦周诗话》载:“韦苏州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东坡用其韵曰:‘寄语庵中人,飞空本无迹。’此非才不逮,盖绝唱不当和也。”施补华《岘傭说诗》也指出:“《寄全椒山中道士》一作,东坡刻意学之而终不似。盖东坡用力,韦公不用力;东坡尚意,韦公不尚意,微妙之诣也”。洪迈的《容斋随笔》也是说苏轼费力不讨好,因为历来“绝唱寡和”。韦应物的诗作大有陶渊明的味道,为人也仿效陶。和孟浩然同学一生求功名临老还“徒有羡鱼情”相对照,韦应物做了多年的“地委书记”后于贞元七年退职,寄居苏州永定寺。过起了闲居的生活。俗话说:“有人星夜赴科场、有人辞官归故乡”。看来这官场也是一座“围城”嘛。韦应物的《幽居》一诗表达了他辞官后的心境: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