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计划书(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计划书(多篇).docx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计划书(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计划书(多篇)[寄语]“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计划书(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互联网比赛活动策划书篇一一、大赛主题“互联网+”成就梦想、创新创业开辟未来二、比赛目的与任务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重在把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主动服务湖北地方经济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三、组织机构(一)主办单位:本科生院(二)承办单位:计算机学院(三)协办单位:国际软件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四)组委会:大赛设立组委会,周叶中任组委会主任,张绍东任副主任,赵菊珊、彭启智、王少雄、李好、王丽娜、贺赛先、姚中喜为成员,负责大赛的组织领导工作。(五)专家委员会:大赛设立专家委员会,张绍东任主任,吴红波、张沪寅、徐新、桂浩、潘励、周耀林、钱俊、夏清华、黄静等任成员,负责参赛项目的评审工作。(六)工作委员会:组委会下设工作委员会,赵菊珊任工作委员会主任,朱俊勇、丁家玲、杨志东、冷俊、朱炜、徐国章、王园、赵健、黄建忠、陆一、王毅为成员,负责大赛的具体工作。四、参赛要求参赛项目要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行业产业紧密结合,培育产生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以及推动互联网与教育、医疗、社区等深度融合的公共服务创新。主要包括“互联网+”传统产业、“互联网+”新业态、“互联网+”公共服务、“互联网+”技术支撑平台、“互联网+”其它等类型。1、“互联网+”传统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含一二三产业)领域应用的创新创业项目。2、“互联网+”新业态: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创业项目,优先鼓励人工智能产业、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互联网金融、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大规模个性定制等融合型新产品、新模式。3、“互联网+”公共服务:互联网与教育、医疗、社区等结合的创新创业项目。4、“互联网+”技术支撑平台: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创业项目。5、“互联网+”其它:其它项目。参赛项目内容须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参赛项目涉及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项目鉴定证书、专利证书等。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对于已注册运营的项目,在报名时需提交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等相关证明材料。五、参赛对象大赛分为创意组和实践组。创意组参赛条件:申报人是团队负责人或创业企业法人,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以是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学生);团队尚未正式注册或注册时间晚于20__年5月1日。实践组参赛条件:申报人是创业企业法人,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以是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学生)或毕业5年以内(2010年6月10日之后毕业)的毕业生;创业企业在20__年5月1日前已注册。大赛参赛对象须以创新创业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参赛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六、比赛规则及评审要点(一)名额分配及比例校级初赛需遴选不低于在校生数1‰的比例(即每1000名学生应推荐1项)的项目择优推荐参加省级复赛,我校推荐项目数原则上不低于65项。通过省级复赛的。遴选,择优推荐项目参加全国总决赛。(二)材料提交及要求参赛材料为《项目申报书》(从报名平台下载)、《项目计划书》、一分钟展示视频、项目展示及答辩的'PPT文件。实践组和已注册企业的创意组参赛团队还需提交组织机构代码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及其他佐证材料(专利、著作、政府批文、鉴定材料等)。参赛材料请于7月31日前以电子版形式通过报名平台提交组委会。《项目计划书》电子版为PDF文件,大小不超过30Mb。视频格式不限,需保证画面流畅,声音清晰,大小不超过1G。(三)评审赛制校级初赛采取分组答辩制。参赛团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展示并回答评委提问,每个项目答辩时间5分钟,回答问题3分钟。项目展示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服务介绍、市场分析及定位、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控制、团队介绍等。可进行产品实物展示。展示及答辩过程中,语言表达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四)评审指标1、创意组评审指标与分值比例创新性(占比50%)。突出原始创意的价值,不鼓励模仿。强调利用互联网技术、方法和思维在销售、研发、生产、物流、信息、人力、管理等方面寻求突破和创新。商业性(占比30%)。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