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的梁板结构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65 大小:6.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钢筋混凝土的梁板结构学习教案.pptx

钢筋混凝土的梁板结构学习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楼盖的主要(zhǔyào)结构形式楼盖的主要结构(jiégòu)形式楼梯//10.2整体(zhěngtǐ)现浇式单向板肋形楼盖单向板肋形楼盖构造简单,施工方便,是整体式楼盖结构中最常用(chánɡyònɡ)的形式。因板、次梁和主梁为整体现浇,所以将板视为多跨超静定连续板,而将梁视为多跨超静定梁。其荷载的传递路线是:板→次梁→主梁→柱或墙。可见,板的支座为次梁,次梁的支座为主梁,主梁的支座为柱或墙。肋形楼盖的荷载传递(chuándì)与计算简图双向板当板的长跨l2与短跨l1之比大于3时,板面荷载沿长跨方向的传递可以(kěyǐ)忽略,可按沿短跨方向传递考虑。此时除四个板角和短边支座附近,板的大部分区域呈现单向弯曲。主梁与次梁主梁与次梁结构(jiégòu)平面布置通常钢筋混凝土主梁的经济跨度为5~8m主梁应尽可能沿柱网短跨方向(fāngxiàng)布置主梁与柱形成框架作为抗侧力体系肋形楼盖中,板的混凝土用量占整个楼盖的50%~60%因此次梁间距一般不宜太大单向板跨度(kuàdù)取1.5~3m,双向板的跨度(kuàdù)取4~6m较为合适板双向受力比单向受力更为有效,宜优先考虑双向板布置为了增强房屋横向刚度,主梁一般沿房屋横向布置,次梁则沿纵向(zònɡxiànɡ)布置,主梁必须避开门窗洞口;当建筑上要求横向柱距较多时,主梁也可沿纵向(zònɡxiànɡ)布置以减小主梁跨度。荷载的传递(chuándì)和计算计算(jìsuàn)简图通常,板的刚度远小于次梁的刚度,次梁可作为单位板宽板带的不动支座,故可将单位板宽板带简化为连续梁计算(jìsuàn)。对于次梁和主梁组成交叉梁系,当主次梁线刚度比大于8时,主梁可作为次梁的不动支座,次梁可简化为支承于主梁和墙上的连续梁。当主梁与柱形成框架结构时,则按框架计算(jìsuàn)。当主梁线刚度与柱线刚度之比大于5时,主梁的转动受柱端的约束可忽略,而柱的受压变形通常很小,则此时柱可作为主梁的不动铰支座,主梁也可简化为连续梁。计算简图单向(dānxiànɡ)板肋形楼盖的计算主梁的内力计算主梁不进行荷载折减,如果支承主梁的柱刚度较大,应按框架结构计算内力,如柱刚度较小,则柱对主梁的约束作用很小,可按铰支座考虑。假定结构构件(梁、板)为理想(lǐxiǎng)的匀质弹性体,内力可按结构力学方法分析,为简便计算,可直接查有关手册(如结构静力计算手册)跨中和支座的内力系数,按弹性计算法的结果是非常可靠的。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就需要找出产生最大内力的活荷载布置方式和内力,并与恒荷载产生的内力叠加作为设计的依据,这就是荷载最不利组合的概念。活荷载不利(bùlì)布置内力包络图截面配筋的计算(jìsuàn)特点与构造要求⑵板的构造(gòuzào)弯起式配筋分离式配筋③板的构造(gòuzào)钢筋次梁的计算特点与构造(gòuzào)要求次梁的计算(jìsuàn)特点与构造要求主梁的计算特点与构造(gòuzào)要求⑵主梁的构造要求①主梁截面:高跨比为1/15~1/10;宽高比为1/3~1/2。②支承长度:支承于砌体(qìtǐ)上时≥370mm。③受力钢筋的弯起与截断点应按弯矩包络图和材料抵抗弯矩图来确定。④附加横向钢筋。主、次梁相交处,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可能使主梁下部产生裂缝,因此规范规定,位于梁下部或在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gāngjīn)(吊筋、箍筋)来承担,附加横向钢筋(gāngjīn)应布置在长度为s(s=2h1+3b)的范围内,附加横向钢筋(gāngjīn)宜优先采用箍筋,所需总截面面积:/10.3钢筋(gāngjīn)混凝土现浇双向板肋形楼盖⑶双向板受荷后第一批裂缝出现在板底中部,然后逐渐沿45°向板四角扩展,当钢筋应力达到(dádào)屈服点后,裂缝显著增大。板即将破坏时,板面四角产生环状裂缝,这种裂缝的出现促使板底裂缝进一步开展,最后板告破坏。双向板在荷载的作用下,四角有翘曲的趋势,所以,板传给支承梁的压力,沿板的长边方向是不均匀的,在板的中部较大,两端较小。尽管双向板的破坏(pòhuài)裂缝并不平行于板边,但由于平行于板边的配筋其板底开裂荷载较大,而板破坏(pòhuài)时的极限荷载又与对角线方向配筋相差不大,因此为了施工方便,双向板常采用平行于四边的配筋方式。细而密的配筋较粗而疏的有利,采用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比强度等级低的混凝土有利。双向板按弹性理论(lǐlùn)的计算多跨连续(liánxù)双向板的计算/双向板按塑性(sùxìng)理论的计算若板采用弯起式配筋方式,由于板底的部分跨中钢筋在距支座l1/4处弯起并伸入支座以承受负弯矩,这样在45°斜向塑性铰线前弯起了钢筋,在塑性铰处不再承担由正弯矩引起(yǐnqǐ)的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