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的春节》作文《的春节》作文篇1春寒料峭,又到岁末,临近春节,人们都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中。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全国各地有许多特殊的习惯,一年年的下来就成了习俗。例如:走亲串友,领压岁钱,拜年,准备年货,贴对联,放鞭炮等等。我们家也不例外,对我来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种习俗就是“掸尘”,什么是“掸尘”呢?通俗的说就是在过年前把家里的犄角旮旯清理一遍,到处都弄得干干净净的。如果你也想深入地了解这个习俗,那么就和我一起来吧,把家打扫的一尘不染。昨天是星期日,我们一家三口手拿各种“兵器”向“敌人”的各个“城池”发起了猛烈地进攻。妈妈拿着玻璃擦向窗玻璃进攻,我手持抹布向桌椅进攻,主帅老爸则一手畚斗,一手擒扫把向地板进攻。我们三员大将奋勇拼杀,不多久,敌人都丢盔弃甲了,妈妈把窗玻璃擦得干干净净,窗户上就像没装着玻璃呢。我也不甘示弱,把桌椅收拾的`服服帖帖,一点儿污渍都没有。老爸更是耀武扬威,地板上到处闪着光泽。接下来我们又攻克了厨房的油烟,卫生间的污垢,杂乱的书柜等等。看着清清爽爽整齐有序的各个战场,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我们的家焕然一新,心里温暖极了,这就是年俗带给我的味道吗!《的春节》作文篇2孔府年节有一些和民间不同的地方。腊八。腊八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腊八粥进行的。熬粥要安排很多人,“户人”中的烧火户在这天专来烧火。支起大锅,熬出的粥分盛在很多缸里。腊八粥分两种:一种是粗的,给当差的喝,粥里放大米、肉片、白菜、豆腐之类,喝粥时,一个还给一斤馍馍;另一种是细的,用薏米仁、桂元、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红豇豆、江米等熬成,粥面再放上用山楂雕刻的“粥果”。这样的粥是供内宅,本族以及上供用的。孔府在外面有很多香火院,都在腊八这天派尼姑来要粥,要“盆头米”。临近三十,孔府忙年活动中最热闹的'场面“蒸壮”就出现,“蒸壮”就是为过年蒸各种馒头、饺子、糕饼。这时“烧火户”又来烧火,蒸各式各样的馒头。大年三十整夜包饺子。府内到处燃灯、燃檀香末、铺地毯、院子里搭彩棚、拉彩带。午后去报本堂行礼,晚饭后去祖庙辞岁。大人给孩子送“压岁钱”,装在红纸袋里,上面写有“长命百岁”的字样,放在小孩子的枕边,每人准备一个景泰蓝食盒,其中放粘米面做的如意、小柿子、桔子等物。除夕夜晚衍圣公还要亲自到安怀堂摆供,祭拜白胡子老神仙,据说孔府中所有的精灵鬼怪都归这个白胡子老神仙管。午夜过后所有的人起来拜天地神。在前上房院子里用席子搭起“天地楼”。朝各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北、西南、西北,各摆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放神的牌位,正中一张桌子上摆天地神牌位。“天地楼”旁,立“朝天竿”,点“天灯”,日夜不熄,一直要点半个月之久。元旦早晨醒来,先不说话,用手摸摸食盒里的东西和压岁钱。起床后拜庙、拜祠堂、接受仆人拜年。本家来孔府拜年。下午当地“龙灯会”的狮子舞等进孔府表演,孔府的当差和“花炮户”燃放焰火,庆祝新年。《的春节》作文篇3说到我的家乡习俗,我最早接触到的是“叫魂”。在我四岁那年,记得我和妈妈经过一处工地,大概的位置我也记不清了。工地发出的巨响,让我心惊胆战,感觉好像要地震了。回到家后,我不吃不喝,就连睡觉也做噩梦。妈妈见此情景,便说:“这孩子一定是惊了魂了……”我不知道“惊魂”是啥意思,刚想问,就被妈妈拉到王土楼那里。我们小跑到一间小屋旁,妈妈按了一下门铃,一会便从屋里走出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她们商议着什么,我隐约听到她们说太阳什么的。大约过了五分钟,那位老人让我面向天空中那轮太阳,然后她大声喊:“琨凯啦——回家了——琨凯啦——回家了——”我听不懂后面说的什么,可说来奇怪,这天晚上,我睡得特别香,一切都恢复了正常。我很好奇,随后,我问妈妈那是干什么,但她笑而不答。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我理解了“惊魂”的'意思,我努力分析着:“惊”是惊吓。“魂”是灵魂。哦,我明白了,惊魂就是被吓的灵魂。对,我最近学了一个成语“魂飞魄散”,“叫魂”就是把被吓跑的“魂”给叫回来。我把我的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盯了我半天,笑着说:“你整天无精打采的,就为了想这个?”我又去问爸爸:“我的发现对吗?”爸爸说:“你想的是对的。叫魂是淮北一带的民俗,使孩子获得安全感,目的是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是一种对儿童心理治疗的方法。”后来,我通过互联网了解到,各种民族,各种地区,都有各自的民风民俗。民俗是祖先留下来的,这些民俗就是我们的祖先对大千世界及美好生活的向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