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的魔力》教案.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5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金钱的魔力》教案.docx

《金钱的魔力》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金钱的魔力》教案《金钱的魔力》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金钱的魔力》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金钱的魔力》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自读自悟,合作学习的方法,感受人物特点,并能体会到作者是用夸张和讽刺的语言把人物特点写生动的。2、体会作者通过刻画人物动作、语言,尤其是神态的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并且能试着运用该方法。3、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课前谈话:1、同学们,上课之前咱们随便聊聊。聊什么呢?你知道现在国际上有哪些货币种类?2、你们知道得可真不少。那么,这些外币和人民币的汇率是多少呢?就以英镑为例吧。一英镑能换多少人民币?(接近十元)一百英镑呢?一万英镑呢?一百万英镑呢?教学过程:一、背景介绍,故事导入:1、美国有位著名的作家,叫马克、吐温,他写过一篇小说,叫《百万英镑》。故事讲的是一对富豪兄弟,从银行取出一张面额为一百万英镑的钞票。在当时那个年代,英国人平均一年的收入是800英镑左右,百万英镑就相当于一个人不吃不喝,工作1200多年的所得。这两兄弟为什么要取出这张巨额钞票呢?原来他俩打了个赌:一个认为,这样一张巨额钞票对穷人来说毫无价值;另一个认为,谁拥有这张钞票,就能改变命运,过上上等人的生活。于是他们选中了一个身无分文的流浪汉。就这样,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一下子成为百万英镑的主人。于是,衣衫褴褛的青年带着钱走进了一家裁缝店,想买套新衣服,在那里他见到了伙计托德和裁缝店的老板,他们会怎么对待这位顾客呢?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节选自这篇《百万英镑》,一起读课题——《金钱的魔力》。二、自由读文,初感人物: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41页,用较快的速度自由朗读课文,读完之后,思考托德和老板是如何对待我的`?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三、精读托德神态描写1、同学们,老师发现你们找到了许多表现托德和老板特点的语句,但是你觉得在你找到的语句中,马克、吐温哪个片段描写得最精彩,最能表现出了人物的特点,最能让你感受到金钱的魔力?(第六节托德的神态描写10—17小节老板的语言描写)预设:如果学生找到只找到其中一段,教师进行追问:还有吗?2、那么,我们先来看描写托德的第6节,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段话,其他同学思考,我们可以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托德的特点,感受到金钱的魔力?《金钱的魔力》教案2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1、谈话:感受了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一些人物形象,让我们再来看看外国作家笔下的人。下面这篇课文选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温写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2、读自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课件展示)认真读读课文,想想可以用哪些词语概括老板和托德的特点,课文的哪些描写突出了这些特点。3、了解故事梗概。一个富豪之家的两兄弟,从银行中取出面额为一百万英镑的钞票,藉此验证这一百万的价值。他们选择了身无分文的年轻人作为实验品。于是一个流落伦敦街头的穷光蛋忽然之间得到了一张一百万英镑的钞票,他的生活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引起了他生活方式的突变……4、揭题:24金钱的魔力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静心读文,用自己的学习方法边读边在书上作批注。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读准生字读音,理解词语意思。(蹩脚、刻薄、武断、窘况、兴致勃勃、撵跑、妙不可言、十全十美)3、根据词语理解再读课文,同桌说说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主要讲他们之间的什么事情。三、细读课文,比较人物特点1、交流阅读感受。(1)学生在四人学习小组交流,谈谈对两个人物的评价。推选代表准备全班交流。(2)派代表分别在写有“老板”和“托德”的题板上写上概括性的词语。例:老板:见钱眼开、金钱的奴隶……托德:以貌取人、刻薄、世故……2、各学习小组针对其中一个人物选取课文中一处最精彩的描写读一读,谈谈体会。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相机指导:3、关于“托德”:(1)入木三分的语言描写: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说道:“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这句话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托德起初对“我”的态度。话说得很刻薄,充满了歧视与轻蔑。他说的是反话,意即你根本没有钱,挖苦、讽刺至极。透过这句话,一个藐视穷人,在穷人面前傲慢无礼的形象跃然纸上。)他一听这些话,态度稍微改了一点儿,但是他仍旧有点儿摆着架子回答我:“我并没有恶意……恰恰相反,我们换得开!”(这句话进一步表现了托德的势利眼和傲慢,以貌取人,说话尖酸刻薄。)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抓住“仍旧”“摆着架子”读出托德的“善变”。(2)细致入微的神情刻画: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恰像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