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师说》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4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三一轮复习《师说》知识点整理.docx

高三一轮复习《师说》知识点整理.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三一轮复习《师说》知识点整理第一篇:高三一轮复习《师说》知识点整理高三一轮复习《师说》知识点整理《师说》知识点整理教学目标: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3、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教学重难点:1、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纲解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理解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分析综合C(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3.鉴赏评价D(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梳理课文基础知识一、通假字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2、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读”通“逗”。3、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二、一词多义师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②惑而不从师。(跟从老师学习)③吾从而师之。(意动,以„„为师)④吾师道也(n.作v.学习)⑤师道之不传也久矣!(n.作v.从师)⑥犹且从师而问焉(老师)⑦而耻学于师(老师)⑧则耻师焉(n.作v.从师)⑨或师焉,或不焉(n.作v.从师)⑩不耻相师。(n.作v.学习)⑾师道之不复(n.作v.从师)⑿孔子师郯子(意动,以„„为师)其①其为惑也(代词,那些,疑难问题)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代“生乎吾前”的人)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④其出人也远矣(代词,代“古之圣人”)⑤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代词,代“今之众人”))⑥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大概)⑦其可怪也欤(这)之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助,的)②人非生而知之者(代,代知识,道理)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取独)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取独)⑤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取独)⑥圣人之所以为圣(代,代这件事)⑦彼童子之师(助词,的)⑧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代,代童子)⑨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宾语前置的标志)⑩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这些人)⑾郯子之徒(代词,这一类)⑿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这一类)传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著作)道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传统)③道相似也(道德学问)惑①惑之不解(疑难问题)②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于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比)②而耻学于师(介,向)③于其身也(介,对于)④其皆出于此乎(介,从)⑤不拘于时(介,表被动,被)乎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相当于“于”,在;表比较)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吗)③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吧)④嗟乎!(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唉)而(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4)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6)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7)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8)如是而已(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三、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求学的人。2)小学而大遗。“小学”:小的方面。3)今之众人。“众人”:一般人。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用来„„的。5)吾从而师之。“从而”:跟随并且。6)句读之不知。“句读”: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不一定。四、词类活用㈠意动1、吾从而师之。(以„„为师)2、而耻学于师。(以„„为耻)3、则耻师焉。(以„„为耻)4、不耻相师。(以„„为耻)㈡adj.→n.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作名,圣人、愚人)㈢n.→v.1、吾师道也(学习)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3、则耻师焉(从师)4、或师焉,或不焉。(从师)5、不耻相师。(学习)6、师道之不复(从师)㈣adj.→状1、小学而大遗(在小的方面;在大的方面)五、重点实词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本来)2)夫庸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难道)3)犹且从师而问焉(尚且,还)4)士大夫之族(类)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6)圣人无常师(固定的)7)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赏)8)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普遍)9)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六、文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