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红起刺苔薄白脉弦细学习PPT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12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舌红起刺苔薄白脉弦细学习PPT教案.pptx

舌红起刺苔薄白脉弦细学习PPT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经络部分病例“肝之俞在颈项”(案1)朱某,男,18岁,1990年6月13日初诊。2年来情绪不稳,或低沉、或烦躁,经常鼻衄。自觉颈项强硬不舒难以忍受,自谓“颈椎错位”,X光照像未见异常。因颈项不舒而不能学习和工作,有时希望将头砍去,于是多次持刀自杀,均未遂。就诊时颈裹纱布,因上周“自刎”到医院包扎,创口至今未愈。大便日六七行,量少不稀溏。久服西药舒必利无效。舌红起刺,苔薄白,脉弦细。诊为阴血不足,不能养筋,予养血凉血之法治疗。丹参15g赤芍12g广郁金10g菖蒲15g生地黄12g夏枯草12g葛根12g天花粉12g生甘草6g炒栀子10g。以此方为基础加减用药18剂,无效,患者遂转针灸门诊治疗。10月17日再诊:针灸数月,效果不显,症状仍如前,颈部伤疤已有5处之多。乃从肝之俞在颈项论治。投丹栀逍遥散加减为汤剂。醋柴胡8g当归15g赤白芍各10g炒白术8g茯苓10g薄荷4g(后下)炒栀子10g丹皮10g炙甘草6g大枣10枚粉葛根15g生姜3片6剂,水煎服,每日1剂。'10月24日诊:服药后颈项不舒略有减轻,舌红,苔薄白,脉弦。上方加郁金10g再进6剂。10月31日诊:颈项不舒明显减轻,看电视超过2小时后仍感颈项强硬,情绪好转,鼻衄已有10日未作,大便次数仍多。上方去葛根,加淮小麦20g,隔日1剂。1月后诸症基本消除,并已参加工作,每日坚持8小时轻体力劳动,无不适。“肝之俞在颈项”(案2)刘某,女,49岁,1990年12月14日诊。颈项不舒,环顾则痛胀,已年余,X光检查,无颈椎增生。脉弦略数,舌略暗,苔薄内少津。兼见胸闷不舒、头目胀、耳闷、眠差。肝胆疏泄不利之证,治以养血疏肝。逍遥散加减。柴胡8g全当归12g赤白芍各10g茯苓10g炒內术5g生地黄12g丹参12g北沙参15g广郁金10g杏仁10g浙贝母10g炙甘草6g薄荷4g(后下)生姜2片4剂,每日1剂,水煎服。12月21日再诊:药后颈项不舒已除,胸闷亦去,睡眠转佳。仍有轻度头胀、耳闷,舌苔薄白。再以前方加减。柴胡8g全当归12g赤白芍各10g茯苓10g炒白术8g炒枳壳10g夏枯草15g炒栀子10g生姜3片荷梗10g薄荷4g(后下)浙贝母10g5剂,水煎服,每日1剂。诸症悉除。按:上述案例均以颈项不舒为主诉就医,一兼鼻衄,一兼病在头,故皆以舒肝为基本治疗方法而获效。前例似属西医精神病学所谓“焦虑症”,初诊时因见舌红起刺,而认为是内热伤阴之证,遂重用养阴凉血之法,屡治不效后,始悟认证不确。其实,长期服用西药镇静剂或激素类药物的病人,舌质多有红而起刺者,未必均属于内热伤阴证候。如同久用抗生素的患者,其舌苔常现黄腻或灰褐色,亦未必是湿热稽留之证一样。因此临床望舌苔,虽然必须遵照传统中医诊病理论,但亦应考虑到当今用药特点,及因用药而引起的某些现象。要想确认证候,还应以全面分析为准。改用逍遥散为主方,疏肝理脾,则肝气得疏而颈项不利、鼻衄即除,脾气得健其大便频的症状亦去。后例兼见之头痛、耳闷等症,亦明显提示其病以肝气不疏为主,但因舌上少津,故于逍遥散方中加用丹参、沙参、郁金、生地等凉血养阴兼以疏肝之品;虽未见脾虚症状,鉴于“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论,亦少用了白术、茯苓;配合杏仁、贝母,仍是取“佐金平木”之意。药证相得,因而收到满意疗效。郭某,女,56岁,1986年春季诊治。该患者系我单位职工陈君的亲属,居住在江南某市,因高热39〜39.5℃月余求治。其热型每于汗出后略有下降,但一两小时后又出现恶寒,旋即高热复起。经检查血白细胞1.8万,且发现少数幼稚细胞;腋下、颌下、腹股沟处淋巴结肿大。因而为“癌症”,欲来北京就医,又恐病人中路途中发生危险,只得通过电话联系求治。询知尚有口苦、恶心,饮食不进,消瘦,大便干,数日一行。素有风湿性心脏病,体质较弱。据其马刀侠瘿、汗出振寒诸表现,认证为胆经郁热,阳明失于和降。宜两解少阳阳明,以大柴胡汤加味,急祛其邪。柴胡8g赤白芍各10g半夏10g黄芩12g炒枳实10g生大黄4g(后下)玄参12g炒栀子10g干荷叶8g川金钱草15g大枣7枚生姜3片3剂,每日1剂,水煎分温3次服。3日后电话:药后大便已通,体温有所下降,最高不超过38℃,能稍进流食。嘱原方再进2剂,并处新方备用:柴胡8g赤白芍各10g黄芩12g半夏10g炒枳实10g生大黄2g(后下)大枣7枚生姜3片川金钱草15g杏仁10g浙贝母10g生苡仁15g茯苓12g炙甘草6g5剂,每日1剂,水煎分温2次服。当即用信函将药方寄出。信函发出后1日,来电话云:体温明显下降,最高不超过37.6℃,略思饮食,恶心已除。但发生咳嗽。回说:药方已寄出,其中有止咳药物,可照方服药。虽然略能进食,但不可多食难消化及油腻之物。如此用疏利少阳为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