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断裂专题知识讲座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你的****书屋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445KB 金币:9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跟腱断裂专题知识讲座培训课件.ppt

跟腱断裂专题知识讲座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9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跟腱解剖学要点:跟腱是人体最大和最强壮的肌腱,长约15cm。起自小腿中1/3,于跟骨后结节中点。跟腱由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肌腱组成,又称小腿三头肌腱。其主要作用是屈小腿、抬起足跟和跖屈踝关节,在跑跳和行走过程中也起主要作用。根据跟腱断裂的程度,可分为完全断裂和不完全断裂;根据断裂后是否与外界交通,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种。病因:跟腱周围无剑鞘,仅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的腱周组织来连接肌腱与周围的筋膜,其中含有肌腱营养的血管。跟腱邻近上端肌肉处及其下端跟腱附着处,血管丰富,而在跟腱止点上3~4cm处,血供较差,跟腱损伤后该处不易恢复,故该处易发生断裂主要为长期反复提踵发力训练且训练过于集中,跟腱因过多的牵拉而产生退行性改变,跟腱在退行性变得基础上易发生断裂。少数为急性拉伤,系一次突然提踵发力所致。案例:国际功能、残疾、健康分类(ICF)ICF的构成:1、身体的功能/结构与残损(1)身体的功能/结构:是指身体的解剖部分,如器官、肢体及组成(2)残损: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身体结构、外形、器官或系统生理功能以及心理功能损害,仅限于器官、系统的功能损害,不涉及组织、细胞、分子水平的残损是病理情况在身体结构上的表现。2、活动与活动受限(1)活动:是指个体从事的活动或任务。(2)活动受限:是指按照正常方式进行的日常活动能力丧失和工作能力的受限。3、参与与参与局限(1)参与:是与个人生活各方面功能有关的社会状况。(2)参与局限:是从社会水平评价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4、情境性因素(1)环境因素:是指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家庭及社会支持。(2)个人因素:是指个体生活和生存的特殊背景,如性别、年龄、生活方式、习惯、教育水平、社会背景、教养、行为方式、心理素质等。康复评定:(一)疼痛评定:视觉模拟评分指数(VAS)VAS指数是使用一条直线来表示疼痛,其一端表示无痛,另一端表示最高程度的疼痛,由患者根据自己疼痛的程度用笔在VAS评分线段上(长为十厘米,并按毫米定出刻度)划上相应的点,用来反映患者自觉的疼痛程度。结果判断:0~3轻度疼痛;4~7中度疼痛;8~10重度疼痛。指数越大疼痛程度越大。(二)肌力评定:徒手肌力评定级别标准相当正常肌力的%0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01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102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253能抗重力作用下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504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755正常,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100跟腱损伤重点检测小腿三头肌肌力,患者左踝背屈肌力3级,跖屈肌3级(三)关节活动度测定正常踝关节活动度:跖屈时为20~30度;背屈时为40~50度。患者左踝关节主动跖屈12度,背屈0度,内外翻不能。(四)肢体围度的测量左踝关节明显肿胀,无肌肉萎缩。外踝上5cm周径左30cm,右29cm。(五)下肢功能评定:足功能评定可采用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优90~100分;良75~89分;可50~74分;差<50分(六)步态检查患者跟腱损伤,可出现“小腿三头肌软弱步态”,患者足后瞪无力,足跟离延迟致支撑后期患侧髋下垂,身体向前推进速度减慢。(七)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跟腱损伤主要影响人的平衡功能和下肢的协调功能。(八)ADL功能评定患者跟腱断裂可影响日常步行的正常功能(九)肌腱损伤的分级肌腱损伤根据损伤程度可分为三度:轻度(1度):肌腱无断裂,仅有局部疼痛,肿胀,活动不适等轻微炎症表现。其肌腱强度无改变,功能不受限。早期主动或被动活动时可伴有疼痛或使疼痛加重。中度(2度):肌腱没有完全断裂,但其强度受到影响,其临床症状比较重。重度(3度):肌腱完全断裂,疼痛、压缩和肿胀明显,皮下淤血,可在断裂处摸到凹陷,或可见肌肉断端回缩隆起,主动收缩不能,被动牵拉不仅加重疼痛,而且引起异常活动,关节功能受到影响。有时X线片可显示软组织断裂影像。该患者左踝关节后侧可见长约8cm手术疤痕,愈合好;左踝关节周围肿胀明显,左踝内外侧疼痛感明显;左踝关节活动受限,外踝上5cm周径左30cm,右29cm;左踝关节主动跖屈12°,背屈0°,内外翻不能;可诊断为肌腱损伤重度。康复目标:(1)保护修复损伤的跟腱,控制水肿和疼痛,减少瘢痕形成,改善背屈活动度到中立位,增加下肢近端各组肌力到5/5级(2)早期关节活动,恢复正常步态,恢复足够的功能性关节活动,以满足正常步态(踝背屈15°)及上台阶的要求(踝背屈25°),恢复踝背屈,内翻和外翻肌力到正常的5/5级(3)早期肌力练习,恢复全范围主动关节活动,并提高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控制能力,踝砋屈肌力到正常5/5级,恢复正常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