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煤矿防治水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防止与减少事故,保障职工生命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与国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得特别规定》与《煤矿安全规程》等,制定本细则。第二条煤炭企业、煤矿与有关单位得防治水工作,适用本细则。第三条煤矿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得原则,根据不同水文地质条件,采取探、防、堵、疏、排、截、监等综合防治措施。煤矿必须落实防治水得主体责任,推进防治水工作由过程治理向源头预防、局部治理向区域治理、井下治理向井上下结合治理、措施防范向工程治理、治水为主向治保结合得转变,构建理念先进、基础扎实、勘探清楚、科技攻关、综合治理、效果评价、应急处置得防治水工作体系。第四条煤炭企业、煤矿得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下同)就是本单位防治水工作得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下同)负责防治水得技术管理工作。第五条煤矿应当根据本单位得水害情况,配备满足工作需要得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得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得探放水作业队伍,储备必要得水害抢险救灾设备与物资。水文地质类型复杂、极复杂得煤矿,还应当设立专门得防治水机构、配备防治水副总工程师。第六条煤炭企业、煤矿应当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探放水制度、重大水患停产撤人制度以及应急处置制度等。煤矿主要负责人必须赋予调度员、安检员、井下带班人员、班组长等相关人员紧急撒人得权力,发现突水(透水、溃水,下同)征兆、极端天气可能导致淹井等重大险情,立即撒出所有受水患威胁地点得人员,在原因未查清、隐患未排除之前,不得进行任何采掘活动。第七条煤炭企业、煤矿应当编制本单位防治水中长期规划(5年)与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煤矿防治水应当做到“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确保安全技术措施得科学性、针对性与有效性。第八条当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尚未查清时,应当进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在水害隐患情况未查明或者未消除之前,严禁进行采掘活动。第九条矿井应当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对井田范围内主要充水含水层得水位、水温、水质等进行长期动态观测,对矿井涌水量进行动态监测。受底板承压水威胁得水文地质类型复杂、极复杂矿井,应当采用微震、微震与电法耦合等科学有效得监测技术,建立突水监测预警系统,探测水体及导水通道,评估注浆等工程治理效果,监测导水通道受采动影响变化情况。第十条煤炭企业、煤矿应当对井下职工进行防治水知识得教育与培训,对防治水专业人员进行新技术、新方法得再教育,提高防治水工作技能与有效处置水灾得应急能力。第十一条煤炭企业、煤矿与相关单位应当加强防治水技术研究与科技攻关,推广使用防治水得新技术、新装备与新工艺,提高防治水工作得科技水平。第二章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基础资料第一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第十二条根据井田内受采掘破坏或者影响得含水层及水体、井田及周边老空(火烧区,下同)水分布状况、矿井涌水量、突水量、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与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与极复杂4种类型(表21)。表21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注:1、单位涌水量q以井田主要充水含水层中有代表性得最大值为分类依据:2、矿井涌水量Q1、Q2与突水量Q3以近3年最大值并结合地质报告中预测涌水量作为分类依据。含水层富水性及突水点等级划分标准见附录一:3、同一井田煤层较多,且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当分煤层进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4、按分类依据就高不就低得原则,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第十三条矿井应当收集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各项指标得相关资料,分析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报告,由煤炭企业总工程师组织审批。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报告,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一)矿井所在位置、范围及四邻关系,自然地理,防排水系统等情况;(二)以往地质与水文地质工作评述;(三)井田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四)矿井充水因素分析,井田及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五)矿井涌水量得构成分析,主要突水点位置、突水量及处理情况;(六)矿井未来3年采掘与防治水规划,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与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评价;(七)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结果及防治水工作建议。第十四条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应当每3年修订1次。当发生较大以上水害事故或者因突水造成采掘区域与矿井被淹得,应当在恢复生产前重新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第二节基础资料第十五条矿井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下列防治水基础台账,并至少每半年整理完善1次。(一)矿井涌水量观测成果台账;(二)气象资料台账;(三)地表水文观测成果台账;(四)钻孔水位、井泉动态观测成果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