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新会计准则资产减值所得税会计难点分析.doc
上传人:书生****写意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会计实务:新会计准则资产减值所得税会计难点分析.doc

会计实务:新会计准则资产减值所得税会计难点分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会计准则资产减值所得税会计难点分析一、新会计准则的主要“亮点”(一)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是此次修订的重点。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该资产可收回金额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不得转回。其目的是减少上市公司通过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操纵利润。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按照新的会计准则。从2007年开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其他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计提后不能冲回,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后,再进行会计处理。(二)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并引入资产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等概念。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二、新准则下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主要内容(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所以固定资产减值对企业的利润有着重要影响。相应的会计处理包括所得税会计处理将变得相对简单。新准则——资产减值借鉴了国际准则的做法,引入公允价值。要求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应当按照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新准则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要求企业应当以单项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但如果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计算确认减值损失。(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会计人员在判断资产是否减值、是否需要计提减值准备要更加谨慎,更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新《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增加了“预计残值”的概念。为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计提又多了一个专业考虑因素。同时规定无形资产减值一经计提不得转回,主要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健全,此举能有效地避免上市公司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有利于会计信息的健全与真实。(三)存货跌价准备。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应在原先计提金额内转回存货跌价准备,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存货跌价准备一般应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存货类别计提,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三.新准则下减值准备的财税差异及其所得税会计处理新准则要求,对一些资产项目采用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的原则列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的预计各项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的减值准备,这无疑对企业避免不良资产,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起着推波助澜之功效。新准则规定,存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金融资产、未探明矿区权益等资产的减值分别遵从与其相关具体会计准则的有关减值准备规定,上述资产项目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特别规定以外的其他资产减值按新《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处理。新准则规定,对企业发生的资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但未规定相应的审批程序。现行税法要求:除允许企业按年末应收款余额的O.5%以内提取的坏账准备可在税前扣除。超过该比例以及其他所有资产减值准备一律不得在税前扣除,因此便产生了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第三章所指的暂时性差异。企业在年终汇算清缴所得税时,要将此调整为税法上认可的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是新准则唯一认可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企业财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13号)规定,企业在财产发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时。扣除变价收入、可收回金额以及责任和保险赔款后确认的财产损失,须经税务机关审批后才能在当年申报企业所得税时扣除,其中的可收回金额可以由中介机构评估确定,未经中介机构评估的,固定资产和长期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一律暂定为账面余额的5%;存货为账面价值的1%。四、新准则资产减值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实例例1:2010年12月10日,甲企业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支付价款20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5年,净残值100000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12年12月31日,由于与该项固定资产相关的经济因素发生不利变化。该项固定资产可能发生价值减值。如果甲企业出售该项资产,市场上厂商愿意以1000000元的销售净价收购;如果继续使用,尚可使用3年,未来3年的现金流量分别为400000元、300000元、400000元(包括使用寿命结束时预计处置带来的现金流量)。2013年12月31日,甲企业如果出售该项固定资产,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