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复习提要.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4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结构力学复习提要.pdf

结构力学复习提要.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章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1.几何不变体系、常变体系、瞬变体系的概念典型的瞬变体系:三铰共线,如右图几何可变体系包括常变体系和瞬变体系2.自由度、约束、虚铰等概念联结N个刚片的复绞相当于N—1个单铰,相当于2(N—1)个约束3.四个规则:(1)3个刚片以不在一条直线上的3个铰两两相联,形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2)两刚片以1个铰及不通过该铰的一个链杆相联,形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3)两刚片以不相互平行,也不汇交的3链杆相联,形成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4)二元体规则:在体系上增加或者拆去二元体时体系的机动性质不变。4.几何组成分析的一般步骤(1)去掉体系上的二元体以及悬臂部分不影响体系的几何组成;(2)当体系的基础以上部分与基础间以三根链杆相联时(三链杆不平行且不相交于一点),可先拆去这些支杆;(3)折线链杆可以联成直线;以上步骤可以对体系作简化处理,当体系不能简化时,找刚片,用四个规则分析几何组成。找刚片的一般原则:尽可能找一个最大的刚片、可以视为链杆的一般不视为刚片。第三章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桁架的内力计算、梁或刚架的内力图为必考题,务必熟练掌握(大题)1.刚架的内力计算(N、Q、M的绘制)内力图情况剪力图特点弯矩图特点荷载情况一般为斜直线(剪力等于零直杆段无横向外荷载作用等于常数、剪力图和轴线平行时,弯矩为常量)均布荷载q作用区段斜直线抛物线(凸出方向同q指向)集中力P作用点处有突变(突变值=P)有尖角(尖角指向同P指向)集中力偶M作用点处无变化有突变(突变值=M)轴力图的一般规律:轴力图一般与杆轴平行,受拉为正、受压为负dMQ此公式及其有用,务必要求能够熟练运用dx2.三铰刚架支座反力的计算及内力图(重点内容)如下图(1)M0(或M0)求解B或A的竖向支座反力;AB(2)将ADC或DEB取出,求解其水平支座反力(将ADC稍简单些);(3)DCE部分的Q、N不为零。2.桁架零杆的判断(1)对于两杆结点,当没有外力作用与该结点时,则两杆均为零杆(图a)。(2)不共线的两杆结点,荷载沿一杆轴方向,则另一杆为零杆(图b)。(3)对于三杆结点,若两杆共线,当没有外力作用与结点时,则第三杆为零杆,其余两杆内力相等且性质相同(均为拉力或压力,图c)。(4)对称桁架作用有对称荷载,若位于对称轴上的四杆结点有两杆共线,且结点上无荷载,则两根斜杆均为零杆图d。(5)对称桁架作用有反对称荷载,设位于对称轴上的结点无荷载作用,则与对称轴重合的杆必为零杆,如图e;其余四杆若有两杆共线,则两斜杆的轴力等值异号,共线两杆的轴力也等值异号且与斜杆轴力线性相关。如图e所示。(6)一般桁架中的四杆结点无荷载,若四杆两两共线,则共线杆的轴力彼此相等,如图f所示。3.桁架内力计算的两种方法:结点法、截面法4.当力作用于基本梁或基本梁与附属梁的联结铰上,附属梁不受力,只有基本梁受力。5.三铰拱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产生水平支座反力,三铰拱中的弯矩小于曲梁或水平梁中的弯矩;拱越扁平,推反力越大;三铰拱合理拱轴的形状与相当梁的弯矩图相同。第四章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1.求位移时,单位力的施加(此考点极易考选择题)(1)求某点的竖向位移,在该点加竖向单位力;(2)求某点的水平位移,在该点加水平单位力;(3)求某点的角位移,桁架结构结点受力图在该点加单位力偶;(4)求两点的相对线位移,在两点连线方向加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集中力;(5)求两点的相对角位移,在两点加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集中力偶。2.图乘法的适用条件(1)直杆(2)等截面(或EI为常数)(3)至少有一个是直线图形3.静定结构在支座位移作用下,不产生内力和变形,但产生位移;静定结构在温度改变作用下,不产生内力,但产生和变形和位移。4.三个互等定理(1)位移互等定理,位移系数的物理意义和应用ijji图示简支梁,当P=0,P=1时,1点挠度为0.033l3/EI;当P=1,P=0时,则2点挠度为________________。1212物理意义:当单位力P1引起的单位力P1的作用点沿P方向上的位移(2)反力互等定理rrijjiiijji(3)互等定理的适用范围为线弹性体系即应力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结构变形微小,内力可以在未变形位置上计算5.静定结构由于支座位移产生的位移计算(1)根据所求位移加一单位力;(2)计算支座反力;(3)计算各力的功;(4)列方程,做功和为零。第五章力法1.超静定次数的计算、必要约束和多余约束的区别2.的物理意义:荷载作产生的X1方向的位移iPi3.教材136页对超静定结构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