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实用的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汇编五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学习听信号手膝着地向前爬行、倒着爬。2.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3.在情景游戏中体验爬行的乐趣。二、活动准备:和环境创设1.小鼓一只,哑铃制作的肉骨头若干,供幼儿爬行的地毯、独木桥四座。2.小猫、小兔、小狗的图片贴在小椅子上为小动物的家,放置于场地四周,小狗头饰一只。三、活动过程(一)、扮演角色,活动身体。孩子们!老师和你们一起做游戏。你们看这是谁呀?(出示小狗头饰)我做狗妈妈,你们做谁呀?我们小狗听着音乐,活动下身体吧!(师生一起做动作)(二)、变换方式朝制定目标爬行。1.师:宝宝,我们小狗家附近有哪些好朋友?(引导幼儿说出小猫、小兔)2.要求幼儿爬动着向小猫、去问好,然后再爬回自己家来。学说短句“小猫你好”3.要求幼儿爬动着向小兔去问好,引导幼儿学习倒爬,并倒爬着回小狗的家。(1)先请一个能力强的幼儿示范倒爬。(2)看看妈妈示范倒爬,提醒幼儿倒爬时不要碰到同伴。(三)、练习听信号变换方向爬1.出示小鼓,引导幼儿叫出名称。咚咚咚,这是什么?2.提出游戏要求,“妈妈要小狗听着鼓声来学本领”,鼓声“咚咚咚”,小狗就往前爬,鼓声“嗒嗒嗒”小狗就倒退着爬。3.组织幼儿听鼓声变方向爬。(四)、游戏“小狗找肉骨头”。1.“我们小狗肚子饿了,要去找肉骨头吃。爬过草地和山坡、爬过独木桥,,河对岸的草地里就有许多肉骨头,看谁最聪明,能找到肉骨头。”2.全体幼儿按照一定的路线寻找肉骨头。(五).放松运动,“小狗打滚”。“宝宝,我们玩累了,打个滚,休息一下,让肚子晒晒太阳,妈妈来帮你们理理毛”。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篇2教学活动:《眼睛看一看》设计意图:小班幼儿正处于对自身器官产生好奇与探索的阶段,五官是孩子们身上重要的器官,他们无时不刻地感受着它们的存在,而眼睛又是从外界获取信息的主要通道。经常看到小班幼儿用手挖鼻孔、揉眼睛??针对这一现象,经反复思考,我认为这是由于小班幼儿对五官的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保护意识所造成的。为解决这一问题,我设计了主题教育活动---我的五官,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幼儿运用各种感官,了解眼、耳、口、鼻的用途,懂得并掌握保护眼、耳、口、鼻的正确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而本次活动以认识眼睛、了解眼睛的作用为出发点,注重孩子自身的体验,在体验中感知着它们的重要,逐步激发保护意识。活动内容的选择是基于大部分幼儿刚从小小班升到小班,部分幼儿为新生,而健康、安全为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第一位,因此符合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活动目标:1.学习用眼睛观察周围事物,体验眼睛的主要功能,知道要保护好眼睛。2.愿意参与活动,并在集体中表现自我。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事先与幼儿玩猜物品游戏;2.物质准备:(1)大花片、气球、小红花、娃娃、小汽车、积木、书本等常见物品;(2)示范桌子、大块不透明的布;(3)在教室周围环境布置些动物手偶、气球等等;(4)情景图片若干。活动过程:1.激发幼儿观看的兴趣教师:你的眼睛在哪里,用自己的手轻轻摸摸吧。请小朋友用小手捂上眼睛,说说你能看见东西吗?(不能)请你们睁开眼睛,现在能看见东西吗?(能)是用什么看见的?(眼睛)2.游戏:“眼睛看一看”:(1)出示2件――4件物品,让幼儿看1-2分钟,然后用布盖上,让幼儿说说看到什么?(2)出示4件物品--6件物品,让幼儿看1-2分钟,然后请幼儿闭上眼睛,老师取走1件,让幼儿说说什么不见?3.提供情境图片,教育幼儿要保护眼睛教师:小朋友眼睛真亮,可以看到很多东西。如果我们没有眼睛会怎么样?小朋友知道怎么保护自己的眼睛吗?教师依据孩子的回答提供相应的情境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从而知道:眼睛真有用,没有了眼睛什么也看不见,懂得保护眼睛的一些简单方法。4.幼儿分散活动:“看看周围有什么”:教师:小朋友的眼睛真能干,现在请你用眼睛看看,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变化?请你仔细瞧瞧,今天教室比以前多了什么东西?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5.活动延伸:教师与家长共同关注幼儿对眼睛的常识性保护方法。在美工区中,教师指导幼儿尝试画出自己看到的物品;在语言区,教师指导幼儿看图书,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活动反思:以下是针对本次活动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1)教师在活动开展中较多地关注教案,留意于各环节的开展与衔接,今后要尤其关注幼儿的实际活动过程,要注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2)整个活动中语言组织的语气、语调及一些肢体语言不够丰富,需要在这方面给予加强。(3)教师活动开展中所需物品及其摆放位置,应考虑清楚,关注到后面幼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