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苏轼与南宋谁并称苏轼与南宋谁并称2021-03-1810:00:02小编:admin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知识扩展:苏轼的故事苏东坡“枉法”救书生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53岁的苏轼以龙图阁学士身份出任杭州一把手。苏轼刚到杭州不久,有一天,税官押着一个干瘦之人走进了苏轼的办公室。那人身上还背着两大卷货物。苏轼很纳闷儿,正待要问,只见税官将那人身上的两大卷货物卸下来,放到苏轼的台案上。苏轼俯身一看,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原来那送货单上写明发出地:杭州;目的地:开封。且有自己的“亲笔”落款,言明货物要送给京城(开封)的苏辙——苏轼的弟弟。乍一看,谁都知道这是当时名扬四海、位高权重的两兄弟之间的礼品。苏轼咧嘴乐了,问那人:“你这里面装的啥?”那人惊恐得五官都纠结在了一起,躬身向前道:“我叫吴味道,在今年秋天侥幸通过了解(jiè)试(科举三级考试中的初级),准备到京城参加省试(科举三级考试中的第二级)。临行前,乡亲们都来祝贺,并送来了份子钱,算是给我进京赶考的盘缠。我用这些钱买了200匹建阳纱,打算到京城卖了,多挣些钱。可是携带布纱进京,各地税务都要抽缴不少税费,估计到开封剩下也就不到一半了。”苏轼仰脸盘算了一下,点点头。吴味道接着给苏轼戴高帽儿,说:“我以为当今享有崇高声望,又爱护读书人的,不外只有两人,一位是大人您;一位是您的弟弟苏子由(苏辙,字子由)。”苏轼宽厚地笑了笑。吴味道接着又送来一顶高帽儿,说:“所以就用了二位大人的名号,‘合理’避税而已。我想,即使这事被查出来,您二位也一定理解我的苦衷,会体谅包涵的。”苏轼瞅着这吴味道,感觉其说话不光有“味道”,而且入情入理,环环相扣,心中暗暗为他点赞。吴味道咧咧嘴,叹口气,说:“可谁想到被查到穿帮了,罪责难逃啊!”自古以来,偷逃税款都是犯法的。吴味道虽然情有可原,但不可不纠;可一旦追究,这书生恐怕一生就毁掉了。这是个两难选择。苏轼该怎么处理呢?只见苏轼把手一挥,让文书把原来的封条撕了,亲笔题写了送货单,落款时还特别注明了自己杭州知州的新职务,并详细注明了苏辙的家庭地址——“东京竹竿巷”。然后想了一下,伏案给苏辙写了一个便条,递给了吴味道,笑呵呵地说:“你这回就是上天也无妨啦!”吴味道随即参加省试通过,后参加了殿试,考中进士。临去外地做官前,特意来到杭州,答谢苏轼的知遇之恩与宽宏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