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分享(优秀22篇).docx
上传人:17****69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6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分享(优秀22篇).docx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分享(优秀22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分享(优秀22篇)编写教案是教师准备教学过程中应该完成的任务之一。如何编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是每位教师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下面是一些成功案例的介绍,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和思考。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分享篇一教学目标:1、复习用方格数来表示面积,用面积公式来算面积。2、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学生学会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观察与比较等方法去掌握通过图形割补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3、通过让学生计算生活中实际房屋的面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具体运用,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教学重点:能够熟练运用计算面积的两种基本方法。教学难点:掌握通过图形割补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教学关键: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学会计算生活中实际房屋的面积。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小结。你们真聪明,不需要一个一个的数格子,只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知道正方形的边长,就可以利用面积公式来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2、利用平移,半个格子凑整及轴对称图形特点求图形面积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图形平移成为长方形,2个半格凑成一格。轴对称图形只要数一半,乘以2就能算出整个图形面积。小结:我们可以利用平移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为长方形,把三角形转变成。为正方形来计算出面积。把2个半格合并成一格,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快速计算出面积。二、新授。1.激发学习兴趣。这2个不规则图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呢?究竟是哪个图形面积大呢?今天这节课就具体来分析它们的面积有多大。(出示课题)不规则图形面积。2.图形a我们先观察图形a,你有办法计算它的面积吗?a、小组讨论。b、汇报各种计算的方法。2×5+3+3。4×3+2+2。4×4……。c、电脑演示并且总结出割、补、移三种方法。同学们:你们认为哪种方法?为什么?割的方法:4×4=16补的方法:5×4-4,这两个方法!师总结:无论是割还是补,分割的块数,或者是补上的块数越少,这种方法就越显得简单,也就越好。3.图形b。图形b也是个不规则图形,你能用比较简单的方法来求出它的面积吗?独立思考,然后把结果写在纸上面。交流:(利用补的方法将它转变成一个规则的图形)。4×4=16。电脑演示生介绍的方法,并板书算式。师:现在可以知道图形b和图形a谁大谁小吗?要准确知道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就必须进行正确的计算,在计算时方法越简单越好。三、巩固练习。这里有一些不规则的图形,请你们仔细观察,画一画,说一说,怎样求它们的面积。(在练习纸上独立完成后交流)。说说:求凸出来的图形面积用什么方法好?求凹进去的图形面积用什么方法好?小结:无论是割还是补,分割的块数,或者是补上的块数越少,这种方法就越显得简单,也就越好。总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求图形面积的方法,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分享篇二1、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一千米的长度观念。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教学过程。一、复习,谈话。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再填空。2、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1)测量铅笔的长度。(2)测量旗杆的高度。(3)测量课桌的高度。(4)测量硬币的厚度。思考;测量三元到丰都的路程。师:如果要测量三元到丰都的路程,我们可以选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呢?3、揭示课题:用米测量太麻烦了。三元到丰都的距离比较远,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边说边板书)。二、观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千米”,如:。(1)出示四张画片,学生观察讨论,说标记的意思。(书上4页四幅图)。a图一:汽车时速表。b图2: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30千米。c图3;公路上的里程碑。(2)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过“千米”?(让生答)。(3)小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板书:(公里km))。三、联系生活,初步建立“千米”观念:1千米有多长呢?昨天老师带领大家走了100米的路程,(课件出示食堂到周转房口)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个100米?(10个)对,就是像我们昨天那样走10次,5个来回。10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我们可以写成。1千米=1000米全班齐读一次。(指导学生朗读:用不同的停顿来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