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皮带运输机PLC自动控制设计.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9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本科毕业论文皮带运输机PLC自动控制设计.docx

本科毕业论文皮带运输机PLC自动控制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毕业论文说明书专业:机电一体化姓名:准考号:日期:2015.05.23山西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摘要PLC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应该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针对中小型皮带运输机的控制系统采用继电器控制存在可靠性差、劳动力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开发一种基于PLC的皮带运输机控制装置。本控制系统选用CPM2A系列PLC作为控制器。在硬件电路设计中,完成PLC选型及外部低压电器的选用,设计了硬件接线图,提出了接线要求,使之具有控制和保护作用。在软件设计中,给出了程序流程图,并设计出梯形图程序。将硬件和软件有机结合,使控制系统运行可靠,打到预期的设计目的。关键词:皮带运输机PLC集中控制目录TOC\o"1-3"\u1前言61.1设计的目的和意义61.2皮带运输机的现状6交流调速的发展概况71.4方案的确定782皮带运输机的PLC控制系统的组成92.1基本原理92.2概述92.2.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选择102.2.2变频器112.2.3PLC控制器142.2.4其余部件163皮带运输机的PLC控制系统软件设计183.1控制系统软件的功能183.2控制系统的主要指标193.3PLC程序设计193.3.1PLC编程器193.3.2MELSEC-F/FX系统编程软件213.3.3安装FXGP-WIN-C编程软件213.3.4FXGP-WIN-C编程软件的应用212323243.3.8设置通讯口参数253.3.9FXGP与PLC之间的程序传送263.3.10程序的运行与调试27283.4I/O地址分配如下表3-1284结论375致谢386参考文献39附录40梯形图401前言1.1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冶金、煤矿、化工、机械、钢铁、建材、食品等工业生产中,需要广泛使用皮带运输机,它为企业的生产承担了绝大多数散料运输任务。可编程控制器(PLC)是以微处理器技术为基础,综合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工业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由于PLC采用的控制系统或设备具有可靠性高,控制易于实现,系统设计灵括,能在实验室进行现场模拟调试,编程简单,安装方便,较好的抗干扰能力,被誉为当代工业生产自动化的支柱之一,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利用PLC可以使皮带运输机的传动系统逐渐实现了全自动控制状态,并且使皮带运输机具有完善的控制特性及简易的操作、基本免维护的工作量,达到一种经济、安全、可靠且运行效率高的状况,其独特的易于使用性、可靠性和灵活性越来越受到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青睐。对于港口、厂区广泛使用的皮带运输机,应用PLC控制,可以使皮带机生产线的控制更加灵活、可靠。通过PLC进行控制提高了企业生产的效率,为工业生产的进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1.2皮带运输机的现状电气传动技术以运动机械的驱动装置---电动机为控制对象,以微电子装置为核心,以电力电子功率变换装置为执行机构,在自动控制理论的指导下完成电气传动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电动机的转矩和转速,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实现工作机械的旋转运动或反复运动。因电机的种类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分为直流电动机传动和交流电动机传动。自19世纪80年代起至19世纪末,工业上传动用的电动机一直被直流电机垄断,到了19世纪末,出现了三相电源和结构简单且坚固耐用的交流鼠笼型电机以后,交流电机才在不调速的领域代替了直流电动机传动装置。对生产过程的监视和控制,在初级阶段是由人工进行的。工作人员凭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仪表等来监视生产过程,用头脑做出判断决策,并视情况进行必要的控制。在高级阶段,这种监视、判断决策和控制由机器承担,按照人们的意志自动完成,这是闭环自动控制。交流调速的发展概况交流变频调速的优越性早在20年代就已被人们所认识,但受到器件的限制,未能推广。50年代初,中小型感应电动机多采用晶闸管调压调速;大中型绕线式感应电动机采用晶闸管静止型电气串级调速系统。70年代发展起来的变频调速,比上述两种调速方式效率更高,性能更好。交流调速系统大致经历过三个阶段:(1)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2)串级调速系统;(3)变频调速系统。80年代中期随着第三代电力半导体器件如: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的相继出现,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日、美、德、英等在结合现代微处理器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