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人性化设计在医院建筑中的应用人性化设计在医院建筑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对医院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进行了相关探究,说明了人性化建筑设计在医院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致力于为广大医护工作者及病患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医疗环境而努力。【关键词】医疗建筑;门诊楼;住院楼;人性化设计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某市大型综合医院,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原来的用地及医院设施已不能发展需求,定于2009年7月医院进行整体搬迁。新址占地8.9h?,且交通便利。一期工程已建建筑总建筑面积7.1x104?,床位600张;已建有综合楼(包含门诊、急诊、医技、病房三部分)、行政楼及后勤保障楼。本次二期工程加建的内容为:贴临原有综合楼加建一栋门诊综合楼以增设部分门诊用房及增设新型治疗设备――直线加速器;同时利用二期预留用地新建一栋住院医技大楼以扩充病床位。因此,本次设计的难点在于:怎样在有限的条件中合理布置直线加速器及住院大楼各层平面功能,以求达到医患流线的明了简洁、医疗环境的人性舒适。1构思前提以人为本,创造人性化的“绿色”医疗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化综合医院应是高质量、高效率救死扶伤的场所,不仅应具有高效能的医疗技术、医疗设备以及高效率的管理机制,还应要求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一定的内部环境和高层次、高标准的建筑设施。因此,在总体规划方案与设计中希望医院不仅仅是生命得到救治的地方,还是人们的身心都能得到呵护的场所。即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处处考虑使用者的方便,使其成为集治疗、预防、保健、康复、避难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健康服务中心,以满足人们生理心理双重需求。在为患者创造舒适就医环境的同时也为医生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2单体设计2.1二期门诊综合楼二期增建的综合楼因为需与原有综合楼门诊部分相接,则要受其现有层高约束。相接部分原有建筑共3层,层高各层均为4.8m;而新建部分共6层,1层为新增治疗设备――直线加速器,层高为6m,2~4层为门诊用房,5―6层为办公用房。因此整个设计的难点在于:(1)如何设置各层层高,解决原有建筑与新建建筑的连接,保证病人的顺利通行;(2)如何在保证各层层高使用舒适度的情况下,满足多层建筑24m的限高要求;(3)如何在有限的基地面积内组织完善直线加速器及其辅助用房的设置,保证合理医、患流线。三个问题的解决有一个共同的首要问题,就是层高。首先是如何消化直线加速器的6m层高要求,使二层的门诊用房能与一期顺利相接。经过多次讨论及剖面分析,决定采用半地下室的方式:将直线加速器治疗室地坪降至一1.2m,在入口处设置满足推床使用的坡道接入,这样设计后,二层平面相对标高为4.8m,与一期二层平面相平。同时利用直线加速器的6m层高在机房及通道上空设置夹层,放置配套辅助用房,紧邻坡道设置楼梯进入夹层,这样既解决了层高问题又满足了直线加速器的功能需求,同时患者与医务流线也各成一体。为保证楼层净高的舒适度并满足限高要求,本期通风采暖设计采用了多联机空调系统,以减小风管的截面高度,同时通过与各专业协调沟通,绘制走道吊顶剖面分析图,最终确定:3层层高4.4m,4~6层层高3.6m,走道最不利净高可满足2.8m,结合4.8m的候诊走道,可基本满足舒适度要求。二期3层平面与一期3层平面高差为0.3m,做1:12的无障碍坡道,长度4.8m,这样,在满足层高的同时也尽可能地减少高差带来的不利影响。二期门诊综合楼的病患类型共有3类:一类是主要门诊病人,在一期综合楼挂号后,通过与一期相接的连廊进入;一类是次要门诊病人,来自住院部或二次就诊,可通过直线加速器的大厅经电梯或楼梯进入二楼及三楼就诊;一类是直线加速器病人,进入大厅后经坡道进入半地下室就医。医生则可通过端部的辅助楼梯进入各层用房。如此医患流线明晰,互不干扰;并且通过中庭、内院的设置,电梯厅、等候区、诊室均有直接采光通风,使病人就医、医生工作都有一个明亮、舒适的环境,体现了人性化设计的主题思想。2.2二期住院医技大楼为与一期住院部遥相呼应,同时与之围合,突出医院的人口空间,增强导向性,二期住院医技大楼设计为一个反L型平面。反L型内角设置2层通高的住院部接待大厅,使得外部标识明确,内部开敞明亮,给病人一个良好的空间感受。各层平面的布置本着流线简洁、分区明确、减少干扰的宗旨,围绕中部核心筒布置各类功能用房。从1层进入大厅后,沿L型两端分流,布置医技用房;中部电梯厅开敞大气,引导人流进入上部各层;核心筒右侧为医务办公区域,内设医务电梯通达各层医务办公区。根据一层的功能分区,分别设置病人主人口,病人次入口,后勤入口及医务人员入口,病患流线清晰,导向明确且互不干扰。2层为血液透析中心,利用L型两端设置两个护理分区,同样在核心筒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