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湾坳陷东北部古近系东营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的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辽东湾坳陷东北部古近系东营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的开题报告.docx

辽东湾坳陷东北部古近系东营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的开题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辽东湾坳陷东北部古近系东营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的开题报告摘要:辽东湾坳陷是中国重要的油气勘探区之一,东北部地区发育的古近系东营组是该油气区重要的储层岩石之一,研究其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对该区域油气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辽东湾坳陷东北部古近系东营组的地质背景、沉积层序、岩相和古地理环境进行研究,总结出该区域古地理特征为海陆交错、河口湾海岸线等特征,同时分析了该区域不同岩相类型的发育特征,为该区域油气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关键词:辽东湾坳陷,东营组,层序,岩相,古地理一、引言辽东湾坳陷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地处渤海湾和黄海之间,是中国重要的油气勘探区之一。坳陷内部沉积岩层发育,是勘探和开发该区油气资源的重要基础资料。古近系东营组广泛分布于该区域,且非常重要,其研究对该区域油气勘探和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二、研究区域概况辽东湾坳陷东北部地区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区域,该区域分布着一系列的千岛山、大窝洼、寒岭山、新立屯等油气勘探区,总面积约为8000km²。研究区地层主要为侏罗系火山岩和白垩系沉积岩,其中沉积岩层厚度约为1-4km。三、地质背景及岩相类型东营组由砂岩、泥岩、泥灰质砂岩、石灰岩等岩相组成。该组主要分布在东营凹陷内、塔山凹陷和辽东湾坳陷等区域,总厚度约为800-1400m。东营组研究成果表明,砂岩-泥岩-砂岩岩相组合为东营组的主要沉积相,其分布面积较广,特别是在定陶组之上和烟台组之下的范畴内。砂岩-泥灰质砂岩-泥岩岩相组合在南部和东北部沿海地区出现较多,有明显的海相特征,为海相砂岩沉积的典型表现。石灰岩受海侵影响较为显著,分布范围较窄。四、层序特征东营组属于第四级层序,定位于曹县组和烟台组之间,是低位侵入后断陷沉积。整个东营组沉积具有连续沉积和不连续沉积两种不同类型的层序。在东营组沉积过程中,总有大量的泥、砂物质源源不断地输入、沉积、堆积。这些物质主要来自于断层周围区域、流域地区和海洋区域,经过了再次分选、污染、堆积等过程。随着时间推移,沉积物的物相和岩相由老变新,由逐渐粗化的砂、泥砂,变为塘代沙、龙口砂、驶口砂等岩性。五、岩相和古地理环境特征东营组包括砂岩、泥岩、砂质泥岩、泥灰质砂岩和石灰岩等,其岩相类型多样,反映了该区域在不同的古地理环境下的广泛分布。东营组地层的古地理环境主要为海陆交错、河口湾海岸线。以寒岭山区为例,其地层岩性组合为泥岩、灰岩、珊瑚石灰岩、石英砂岩、长石砂岩等,反映了这一地区的海相沉积特征。在白山区研究的样品中,其地层岩性组合为砂质泥岩、泥灰质砂岩、石灰岩等,是海陆交错沉积环境下的典型代表。六、结论通过对辽东湾坳陷东北部古近系东营组的地质背景、层序、岩相和古地理环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可知,该区域主要发育海陆交错和河口湾海岸线特征,该区域各种岩相类型的分布特征也较为多样。这些研究成果对未来在该区的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理论支持,也为对其古生态环境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参考文献:宋洪武,等.辽东湾坳陷厚亿年系东营组层序建立与分析[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1,34(1):107-112.李恩峰,等.辽东湾坳陷东北部地区古近系东营组沉积相研究[J].经济地质,2009,25(2):256-261.丁琨,等.辽东湾坳陷东北部地区侏罗系火山岩的时空分布特征[J].地质通报,2009,28(7):928-937.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