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模拟巩固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模拟巩固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中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模拟巩固练习题及答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模拟巩固练习题及答案2017中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模拟巩固练习题及答案一、案例分析题1[简答题]假设你是一名学校社会工作者,你所在学校有一批外来打工人员的子女,他们分处各个不同的班级。你发现,这些学生对自身的家境与身份较敏感,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问题:针对学校中这批特殊群体,你打算如何开展工作?参考解析:针对这些特殊的学生,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1)情感支持。可以通过个案会谈给予情绪支持,通过适当的感情介入与情感支持,帮助这些学生宣泄情绪,增加自信。(2)发展支持系统。可以采用小组工作的方法,把这些有相似家庭背景的孩子组成一个互助小组,让他们互相支持,互相学习,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利用小组资源.帮助他们看到自身和家庭的资源,形成社会支持系统。(3)挖掘社会资源。运用社区资源协助家长解决子女照顾问题,缓解经济问题。针对有需要的学生,社会工作者可以主动与相关社会机构、民政部门或有关团体联系,以帮助他们的家庭。(4)开发学生潜能。帮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看待自己,在艰苦困难的环境下,发现自己的优势,看到家庭困难是挑战也是机遇,以激发这些学生生命的动力。2[简答题]假如你是一名学校社会工作者,你所工作的校园中最近出现了许多沉迷于网络的中学生,他们往往放学后就成群结伴地泡网吧,到晚上10点才离开,有的甚至开始出现通宵上网或者逃学上网的现象,这对校风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问题:针对这些中学生的行为,拟订一份校园服务方案。参考解析:答题要点:1.问题的陈述及分析:沉迷网络的中学生会面临学业、家庭关系、个人升学、身心健康等一系列问题。通常引起沉迷网络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青少年心理发展不成熟,是非观念不明确;二是父母工作繁忙,亲子之间缺少沟通与交流;三是学习压力大,学生从网络中寻求解脱和释放。2.方案设计:根据上述中学生的行为,设计出校园服务方案,其中包括:(1)方案目标:协助网瘾青少年消除网瘾,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其处理家庭关系,使其重新回归校园生活,重整校风。(2)方案实施策:①开展个案工作,为其中部分较为严重的学生提供戒除网瘾的治疗。②开发学校资源,为他们提供各种小组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如建立朋辈群体支持小组,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学习交友技巧,学会合作、关心、体验需要与被需求等;组织这些中学生成立社区志愿者队伍,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社区服务,从中获得价值感和成就感。③组织学校志愿者定期为他们提供学习方法、兴趣等方面的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3)方案执行:主要包括整合社会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4)方案评估:包括中学生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5)结案:社会工作者对学校社会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同时每隔一段时问进行回访。3[简答题]小鹏因小时候的一场疾病导致有轻度智力障碍,父母也因此离了婚。小鹏就一直由母亲抚养,后来,其母托一个亲戚教会了小鹏洗车,在亲戚的洗车场工作。近几天,亲戚反映小鹏已经一个星期没有去上班了,躲在宿舍里睡觉。母亲到宿舍找他,问其原因,他不回答,只是流泪。说有人欺负他,怎么劝他都不愿意出门。母亲束手无策,遂向社会工作者求助。问题:请运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分析小鹏所面临的问题,并设计一个简单的工作介入目标。参考解析:1.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来看,首先看小鹏的微观系统,即小鹏自身的个人系统,存在着生理缺陷(轻度智力障碍)、心理障碍(有人欺负他,不想出门)等问题;中观系统即对小鹏有影响的小群体,包括小鹏的母亲、亲戚和工作伙伴等,存在母亲和亲友关注不够(一周不上班才发现)等问题;从宏观系统来看,主要是小鹏的工作环境等,存在威胁因素(有人欺负他)。2.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分析框架来看,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目标也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设定:(1)从微观系统来看,可以通过促进小鹏个人的成长来增强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逆力。(2)从中观系统来看,可以通过重构其亲友的社会支持网络来给予其关怀、鼓励和支持,为其营造良好的亲友氛围。(3)从宏观系统来看,可以通过联动各子系统,致力于消除对智障人士的歧视,给予其关爱和就业支持。4[简答题]张某,男,45岁,初中文化程度,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服刑期间,张某表现良好,最近经法院裁定假释。张某妻子已于几年前与其离婚。变卖房产后带着儿子移居外地。目前,张某只能与父母、兄嫂同住,但矛盾冲突不断,家庭关系十分紧张。回到社区后,张某处处感到不适应,对人高度戒备。他多次尝试找工作,但因文化程度低,没有专业技能等原因未能成功:户籍办理也不顺利;再加上最近又被查出患有肝病,张某感觉生活压力很大,十分自卑沮丧,却不知向谁求助。对此,社会工作者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