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二上学期物理教学计划【精品多篇】【导语】高二上学期物理教学计划【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篇一《电流》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电流,会正确使用电流表。2.过程与方法通过电流大小的引入,培养学生类比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与协作精神。二、教学重点与难点: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关于电流你了解多少?1.电流的成因:1.电流方向的规定:3、电池有正负两个极,电源外部的电流方向?学生回答问题。(二)、认识电流1.播放水流视频,类比水流引入电流水流有强弱之分,单位时间内从水管中流出的水越多,水流就越大。电流是否也和水流一样,有强弱之分呢?2.教师演示课本52页----观察:灯泡的亮度,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电流是有大小之分的。3.学生看书52页,得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的多少叫做电流。并自学电流的单位及各单位之间的进率,完成下面的练习题4.电流单位转换练习①房间灯泡中的电流约0.2A,等于mA.②半导体收音机电源的电流约50mA,等于A.③计算器中电源的电流约100μA,等于A.④家用电冰箱的电流约1A,等于μA.5.课件展示和看课本52页了解一些常用电器的工作电流的大小。(三)测量电流1.学生看书使其知道,1.电路中电流大小需用电流表测量;2.电流表的符号是A2.探究活动:1认真观察电流表。观察电流表的外观,你能发现什么?2拿到一个测量仪器先观察什么?(零刻度、分度值、量程)3自学J0407型直流电流表说明书,回答下列问题:a.电流表的用途b.电流表的测量范围?怎么选择测量范围?选择0--0.6A量程时,一大格和一小格各代表多大电流值;选择0—3A量程时一大格和一小格又代表多大电流值?c.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3.教师引导学生练习电流表读数。4.学生探究: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练习使用电流表5.针对学生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帮助学生分析故障的原因。(四)、课堂练习(五)、师生共同小结:(六)、板书设计初中物理教学总结篇二本学期,我担任八年七、八、九三个班的物理教学工作,学校开展了有效教学,实施了导学案,现工作总结如下。一、师德表现平时积极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认真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关心国内外大事,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每周按时参加升旗仪式,从不缺勤。服从安排,人际关系融洽。二、教育教学情况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教学工作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并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学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3、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4、坚持听课,注意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平时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5、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并注意把一些先进的理论应用于课堂,做到学有所用。三、其他方面积极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克服困难,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同行、对学校负责的原则,认真编写导学案,导学案的实施,促使编写者对所教内容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也加强了老师间的集体备课,对导学案实施后的反思,我觉得也是很有必要的。总之,立足常规教学,深入课堂抓教研,向45分钟要效率。有道是:艺无止境,学无止境,工作亦无止境。在以后的工作道路上,我一定更加加倍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使八年的物理成绩更上一层楼。物理教学总结篇三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在校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全体物理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本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完成的很圆满,很顺利,总结如下: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对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对物理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有着重要的作用。本学期我们对实验进行了探究性的研究。●确定实验教学指导思想,强化实验教学目标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确定以实验为基础,用实验来展开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操作实验、设计实验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加强实验教学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