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前庭蜗器学习PPT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57 大小:3.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系统解剖学前庭蜗器学习PPT教案.pptx

系统解剖学前庭蜗器学习PPT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前庭蜗器(耳)(二)外耳道二、中耳(鼓室、咽鼓管、乳突窦、乳突小房)(1)上壁:盖壁——薄骨板与颅中窝相隔。(2)下壁:颈静脉壁——薄骨板与颈内静脉起始部相隔(3)前壁:颈动脉壁——颈动脉管后壁(4)后壁:乳突壁——通过乳突窦与乳突小房相通。(5)外侧壁:鼓膜壁(6)内侧壁:迷路壁迷路壁中部隆起称岬。(1)后上—前庭窗,被镫骨底封闭(2)后下—蜗窗,被第二鼓膜封闭前庭窗后上方有一个弓形隆起,称为面神经管凸,内有面神经通过。2、鼓室内容物——1条神经(鼓索神经)2、鼓室内容物——2块肌肉(鼓膜张肌、镫骨肌)2、鼓室内容物——3块听小骨外侧—内侧:锤骨、砧骨、镫骨借关节形成听骨链。●锤骨柄——附着鼓膜内面●镫骨底——封闭前庭窗(二)咽鼓管1.概念:连接鼓室和鼻咽部的管道。(1)咽鼓管咽口——鼻咽部的侧壁(2)咽鼓管鼓室口——鼓室的前壁2.分部:前内2/3软骨部和后外1/3骨部(二)咽鼓管3.婴幼儿咽鼓管(1)特点:短而宽,近似水平位。(2)临床意义:咽部感染可经咽鼓管侵入鼓室,引起中耳炎。(三)乳突窦和乳突小房乳突窦是鼓室后上方的较大空隙,向前开口于鼓室,向后与乳突小房相通。乳突小房腔内覆盖粘膜与乳突窦、鼓室粘膜相延续,中耳炎乳突炎。三、内耳(迷路)三、内耳(迷路)耳蜗骨迷路前庭骨半规管内耳蜗管膜迷路球囊和椭圆囊膜半规管沿颞骨岩部的长轴排列,从前内向后外分为:1、耳蜗2、前庭3、骨半规管1、前庭(1)骨迷路中部,椭圆形腔隙。(2)前下方—耳蜗后上方—骨半规管●外侧壁—鼓室内侧壁上方椭圆形—前庭窗下方圆形—蜗窗●内侧壁—内耳道底前庭神经穿入的小孔2、骨半规管3个C形垂直骨管。(1)前骨半规管(2)后骨半规管(3)外骨半规管壶腹骨脚(3)前单骨脚(2)后外3、耳蜗前庭前下方,如蜗牛壳。由蜗螺旋管围绕蜗轴旋转。●顶端朝前外———蜗顶●底端朝后内———蜗底●耳蜗中央,骨质疏松,有血——蜗轴管神经通过3、耳蜗蜗轴发出骨螺旋板分管为:上半——前庭阶(前庭窗)下半——鼓阶(蜗窗)套在骨迷路内的膜性囊管,囊管上有前庭器和蜗器,膜迷路相通,内充满内淋巴液。1、椭圆囊、球囊2、膜半规管3、蜗管1、椭圆囊、球囊(1)椭圆囊——在后上●后壁:5个开口●前壁:椭圆球囊管●底部:椭圆囊斑(2)球囊——在前下●前上壁:球囊斑2、膜半规管3个膜壶腹隆起——壶腹嵴椭圆囊斑、球囊斑、壶腹嵴——位置觉感受器,合称前庭器。直线加速、减速运动刺激—?旋转变速运动刺激————?3、蜗管水平面,蜗管三角形,在前庭阶与鼓阶之间。前庭阶蜗管鼓阶外侧壁:与螺旋蜗管外侧壁的骨膜紧密相连,含丰富血管。螺旋膜(基底膜)上有螺旋器—听觉感受器。声音传导声音传导2、骨传导声波→→颅骨→→内耳→→耳蜗内淋巴→→螺旋器→→→蜗神经→听觉中枢三、内耳(迷路)三、内耳(迷路)2、骨半规管3个C形垂直骨管。(1)前骨半规管(2)后骨半规管(3)外骨半规管壶腹骨脚(3)前单骨脚(2)后外3、蜗管水平面,蜗管三角形,在前庭阶与鼓阶之间。前庭阶蜗管鼓阶外侧壁:与螺旋蜗管外侧壁的骨膜紧密相连,含丰富血管。螺旋膜(基底膜)上有螺旋器—听觉感受器。声音传导2、骨传导声波→→颅骨→→内耳→→耳蜗内淋巴→→螺旋器→→→蜗神经→听觉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