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基层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诗文****仙女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下基层心得体会.docx

下基层心得体会.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下基层心得体会2016年下基层心得体会昨天,我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观看了大型系列报道《基层新答卷》。该系列专题片真实反应了一线基层干部把群众的呼声作为作风建设的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作风建设的第一需求,以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工作重点,有什么问题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群众需要什么就重点帮助解决什么,真正体现了党员干部优良的传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此,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工作体会:自身定位很重要农村,是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是保持稳定的第一线,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用江-泽-民同志的话说,就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的乌坎村,前一个时期就给我们展示了一下由于基础不牢造成的地动山摇。农村基层的重要性,怎样形容都不过分。由于农村基层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因此,中央和省决定拿出一年时间,在农村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如何做好农村工作?我认为首先必须解决好自身定位的问题。面对波诡云谲的国际形势,出口乏力、内需不振、通涨不下的国内局面;处身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政治、经济利益诉求;以及转型期各种矛盾问题交织互联的复杂局面,农村基层干部以怎样的心态应对如此局面,或者说以怎样的思维方式、指导思想,承接前所未有的机遇挑战,显得尤为重要。搞不清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工作定位,不解决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就永远不可能有共-产-党员的历史担当。那么,重新审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自身方位,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当有什么样的自身定位呢?这个定位就是: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干部,我们这帮人组成基层政权代表共-产-党在基层为共-产-党、为人民执掌政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执政。请注意我们是在执政,而不是在革命。我们是执政党,不再是过去曾经的革命党。实现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确实非常重要,但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已经63年了,应该说早就是事实上的执政党了,十六大把三个代表写进《党章》,也标志着党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讲已经实现了这种理论上的转变。那么,为什么到现在还要提这种转变呢?就是因为,时至今日,在基层组织的不少干部思想中,依然盛行着或者是怀念革命党思维。广东乌坎事件的起初,基层政府就沿用了过去革命党的思维,采取一味地打压的方法,最终酿成了大祸。事实再次说明,今天,我们在基层执政就应当彻底摈弃这种思维。作为下基层干部,应当自觉确立或者帮助基层干部确立执政党理念,摈弃革命党思维。必须从根本上认识工作方式既然我们确立执政党的思维,那么我们就应当对执政党的规律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过去搞计划生育的时候,我们惯常的做法就是:通不通三分钟,三分之后,龙卷风。这些革命党的思维、做法,过去我们都曾做过,现在不行了。退回去,回到革命党的历史方位上去,显然更不行。这就是挑战,我们应当积极应对。那么,执政党的思维是什么呢?执政党在意识形态里强调阶级调和、阶级合作,通过社会合作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合作基础。作为执政党一般来讲都比较强调民-主、协商,甚至于妥协。一提到妥协我们就很容易和无能联系在一起,认为妥协了就很没面子。事实上,在处理乌坎事件时,广东工作组对村民自发选举产生的临时理事会就采取妥协的办法予以承认,起到了稳定村民情绪的作用。因此才有专家学者们一致的观点叫做:乌坎一大步,中国一小步。你能说妥协毫无用处吗?执政党的行为方式是法治。除了发展党内民-主、逐步建立民-主政治之外,关键的一点是要确立起法治的权威性。推行民-主当然重要,但是,也要警惕将民-主迷信化的倾向。事实上,在国际上,近几十来年的第四波民-主化大潮,并没有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繁荣与进步。在多数新兴民-主国家里,经济日见凋敝,腐-败大幅增加,政府在衰朽。没有法治,民-主制是脆弱的。当前,我们正迎战信访洪峰。信访之所以形成洪峰,根本一点是法治的欠缺。中国社会最大的弱点是缺少法治传统与精神,如果法治的精神没有渗入社会的各个层面,而是简单地实行民-主,那么,我们可能将得到世界上最糟糕的政治制度---有民-主缺法治的制度,这将使金钱政治泛滥,黑-社-会政治兴旺发达,社会四分五裂。抓好下基层的着力点给这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确定的主题是强班子、促发展、惠民-主、保稳定。这其中,最为艰巨的任务可能是保稳定。因此,干部下基层着力点也应当放在保稳定。怎样处理信访问题呢?个人的体会是要依法处理信访问题。总体而言,信访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但多数信访事项在基层是可以化解的。这方面,我比较认同国家信访局对信访问题的两个判断,就是80%的信访人是有道理或部分有道理的,80%的信访事项通过基层的努力是可以解决的。问题是怎样解决,依靠什么方式解决?我个人认为,必须严格依法解决,反对花钱买稳定。基本的做法概括起来就是:三为主、三不斗,与三位一体。三为主就是:一、以初访为主。一个信访问题,初访时往往是问题最容易解决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