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XX年度地理环境学院院级教研项目-关于申报我院2.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关于XXXX年度地理环境学院院级教研项目-关于申报我院2.docx

关于XXXX年度地理环境学院院级教研项目-关于申报我院2.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共NUMPAGES15页第PAGE\*MERGEFORMAT15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5页关于2010年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院级教研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为进一步贯彻《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文件精神,扎实推进我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2010年我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工作已经开始。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1.教改立项研究要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吸收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经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专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为宗旨,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教改研究要着眼于学院发展目标定位与人才培养质量特色,突出时代性、针对性、特色性与实践性。要着眼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创新,着力解决各专业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突出研究成果应用和示范效应,做到边研究、边实践,使研究成果对教学改革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同时注意研究成果的创新性,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为申请高水平教改项目奠定基础。3.为推动我院教学质量的提升,每位教职工必须主持或参加教研项目的申报并开展教研研究。二、申报资格教研项目申报形式分个人项目、团队项目两大类(见申报指南)。其中团队项目,凡我院职工可自由组合,形成教研团队,每个教研团队至少2-3人,由教研团队负责人组织申报团队课题。三、申报要求1.申报项目选题范围参照《地理环境学院2010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指南》,《指南》所列条目不一定是具体申报项目的课题名称,申报人可根据不同专业、课程以及自身所从事工作的性质与特点,自行设计题目;若有其它有价值的研究选题,申报人可突破参考选题范围;2.申请网络课程的教师须填写《地理环境学院网络课程申报书》,申报其他教研项目的教师,须填写《地理环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申请书》;立项研究项目的预期研究成果,包括研究报告、论文、网络课程资源、教材、改革方案等。4.网络课程建设原则上以学科基础平台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为主,兼顾相对稳定、特色显明、学生受益面大的选修课。课程负责人应为教学经验丰富、有较强课程教学能力和较高学术水平的专任教师,同时承担该课程的实质性建设任务。学院本次拟新建4-6门网络课程项目,对于原来已经立项的网络课程(含其他课程建设类型),请课程负责人继续完善,加快上网进程,本次不予以立项。5.各系(部门)要加强对项目申报的宣传、组织和落实工作,确保申报项目的质量。6.教研项目研究时间为1年(截止至2011年10月初),立项后,项目负责人和课题参与者在项目执行期间要遵守各项承诺,履行约定义务,必须按期完成研究任务。7.请申报人将项目申请书于2010年10月15日前报送学院教务办,电子文档发到zsdhf@zjnu.cn信箱,逾期不予受理。四、项目立项与结题管理1.团队教研课题,每项课题学院资助2000-3000元,个人项目每项资助1000元。所有项目的启动经费为项目资助经费50%,启动经费下达时间学院另行通知。2.结题时,申请人提交结题材料,学院组织专家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的课题学院给予全额资助;对于不能通过评审的课题,整改后并通过评审,学院给予全额资助,若依然不能通过评审,则取消立项;其中,网络课程在结题时,须保证课程网站的正常运转,可以通过网络查看课程网站及相关教学资源。附件1:2010年地理环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指南附件2:地理环境学院教改项目申报书附件3:地理环境学院网络课程申报书2010年地理环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指南项目申报人可围绕指南中的内容进行申报,也可自行确定研究内容。本立项指南所列课题仅提供各类课题的研究范围,可根据学院教学改革实际情况自拟课题名称。每个专业结合专业特色,分专业分别各开展1项有效课堂教学方面的实践研究,为学院的理科、文科和工科性质的课程课堂教学探讨有效地和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探讨。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类(限专业主任为负责人的教研团队申报)1.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2.高等学校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3.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4.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5.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探索;6.大学、高中地理教育衔接研究二、网络课程建设类(限教研团队申报)1.院网络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要求填写网络课程申报表,成果形式为网络课程,网络平台由学院统一提供,申报人重点负责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和资源入网络平台工作)三、有效课堂教学类(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