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设论文--络网聊天系统开发设计与实现.doc
上传人:Ja****44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4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毕设论文--络网聊天系统开发设计与实现.doc

毕设论文--络网聊天系统开发设计与实现.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山东英才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网络聊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页共NUMPAGES23页山东英才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网络聊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二级学院:计算机学院学科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学号:200601010037姓名:赵广智班级:计算机应用一班指导教师:赵陈粟论文提交时间:2009.3.18山东英才学院教务处制2009年3月18日毕业论文(设计)内容介绍论文(设计)题目网络聊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选题时间2008.12.20完成时间2009.3.15论文(设计)字数6400关键词Winsock即时通讯点对点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结构图层次输入输出处理图伪码论文(设计)题目的来源、理论和实践意义:随着计算机网络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的交流方式越来越多,传统的交流方式,如:信件、电报、电话等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交流要求,在互联网上即时的和好友取得联系,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主流的联系方式。因此,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即时通讯、发送文件等交流方式已经成为必然潮流。目前,用于实现单一的即时通讯、文件共享的软件实在太少,而且,它们中大部分都是绝对的C/S模式,对远程服务器有非常大的依赖性,没有彻底实现点对点的交流。为此,我们决定开发一个专用于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即时通讯、文件共享的软件,以方便两台计算机之间信息的交流。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本文主要描述了如何利用汇编语言编写一个能够实现网络之间信息传递的聊天程序系统,并介绍了无连接协议的SOCKET编程模型,以及阐述了聊天程序的设计目的前景和具体规划,还有聊天程序的商业运作。本软件属于点对点连接的,在连接并通信时,尤其是近程的即时通讯,彻底的脱离了远程的服务器,避免了和远程服务器连接时过多的浪费网络资源。并且避免了服务器忙或与服务器无法连接时,浪费过多时间用于和服务器建立连接!因此,这个软件是极具适应性和实用性的即时通讯软件。附:论文(设计)本人签名:赵广智2009年3月15日网络聊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目录TOC\o"1-3"\h\z\uHYPERLINK\l"_Toc194724035"摘要PAGEREF_Toc194724035\h4HYPERLINK\l"_Toc194724036"AbstractPAGEREF_Toc194724036\h5HYPERLINK\l"_Toc194724037"前言PAGEREF_Toc194724037\h6HYPERLINK\l"_Toc194724038"一、聊天系统的运行开发环境7HYPERLINK\l"_Toc194724039"1.1硬件环境7HYPERLINK\l"_Toc194724040"1.2软件环境9HYPERLINK\l"_Toc194724041"二、走进UDP协议10HYPERLINK\l"_Toc194724042"2.1UDP的定义10HYPERLINK\l"_Toc194724043"2.2UDP的组成10HYPERLINK\l"_Toc194724044"三、利用VB语言设计网络聊天系统13HYPERLINK\l"_Toc194724046"3.1创建服务器13HYPERLINK\l"_Toc194724047"3.2创建客户14HYPERLINK\l"_Toc194724049"3.3进行通信15HYPERLINK\l"_Toc194724051"四、网络聊天软件的验证16HYPERLINK\l"_Toc194724053"总结PAGEREF_Toc194724053\h18HYPERLINK\l"_Toc194724054"谢辞PAGEREF_Toc194724054\h19HYPERLINK\l"_Toc194724055"参考文献PAGEREF_Toc194724055\h20HYPERLINK\l"_Toc194724052"附录21摘要本文主要描述了如何利用汇编语言编写一个能够实现网络之间信息传递的聊天程序系统.并介绍了无连接协议的SOCKET编程模型,以及阐述了聊天程序的设计目的前景和具体规划,还有聊天程序的商业运作.本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简单的分析了即时聊天系统开发的可行性,并重点对技术可行性(选择VB)做了详细分析;第二部分借助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对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建立了系统的逻辑结构;第三部分利用VB程序设计了UDP聊天程序;第四部分验证了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