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一、主要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综合应用二、教学要求(一)数与代数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2.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掌握计算器的运用方法,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3.理解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地计算;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经历探索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中括号运用在计算中的必要性,并能正确计算带有中括号的三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4.能认识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二)空间与图形1.能识别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垂线,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理解平角、周角;会用量角器量(画)指定度数的角。2.将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变换制作美丽图形的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能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变换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变换中的平移或旋转的过程。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三)统计与概率体会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并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并能从折线统计图上预测事物变化的趋势。2024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2)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掌握1-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3.能够理解并运用排序、比较等数学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二、教学内容:1.加法与减法的运算;2.数量与数形的关系;3.排序与比较;4.数的整体与分部。三、教学过程:第一单元:加法与减法的运算1.学习目标:学会1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符号的理解能力。2.教学重点:掌握10以内加法的口算方法。3.教学步骤:a.引入:-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引发学生对加法的思考和学习兴趣。b.讲解:-通过教师对于加法的解释,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和符号。c.示例:-举例解释10以内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辅以具体的示例进行演示。d.练习:-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和游戏,巩固学生对加法的理解和运算能力。第二单元:数量与数形的关系1.学习目标:学会通过图形来表示和理解数量,培养学生对数形关系的观察和分析的能力。2.教学重点:掌握用图形表示数量的方法。3.教学步骤:a.引入:-通过观察图片,引发学生对数量与形状关系的思考。b.讲解:-通过讲解和示例,教导学生用图形来表示数量。c.练习:-通过绘制和观察图形,培养学生对数量与数形关系的理解能力。第三单元:排序与比较1.学习目标:学会把一组数按照大小或其他特定的规则进行排序和比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教学重点:掌握排序和比较的方法。3.教学步骤:a.引入:-通过呈现一组乱序的数字,引发学生对排序和比较的兴趣。b.讲解:-通过示例和解释,教导学生进行排序和比较的方法。c.练习:-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培养学生对排序和比较的实践能力。第四单元:数的整体与分部1.学习目标:学会把一个数看作其他几个数的和或差,培养学生对整体与分部关系的理解能力。2.教学重点:掌握分解与合成的方法。3.教学步骤:a.引入:-通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将一个数分成几份的方法。b.讲解:-通过示例和解释,教导学生整体与分部的概念和方法。c.练习:-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培养学生的分解与合成的技能。四、教学评估:1.教学过程中的口头回答问题;2.练习和作业的书面评估;3.小组合作活动的互评和评价;4.期中和期末的考试评估。五、教学资源:1.教材和学习参考书;2.幻灯片和多媒体工具;3.数学游戏和练习册;4.数学具体实物和图示。六、教学反思:1.针对每个单元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2.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3.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分享教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