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教师专业发展复习提纲---用于合并.doc
上传人:山柳****魔王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完整word版)教师专业发展复习提纲---用于合并.doc

(完整word版)教师专业发展复习提纲---用于合并.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6级教师专业发展(含教师职业道德)题型:填空名词解释辨析论述案例分析1教师专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教师非专门化阶段,教师职业的专门化阶段,教师职业专业化阶段,从教师专业化到教师专业发展2教师专业化指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提高以及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的确立和提升的过程3教师专业化的特点丰富性,发展性,多主体性4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内容内涵: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职业道德、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由一名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内容:遵守职业道德,拓展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构建专业人格,形成专业思想,发展专业自我5教师专业自我就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独特的教育教学生活方式,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总和。6专业思想是教师在深入理解教育工作的本质,目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教学的基本观点和信念7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阶段及特征,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培养策略(概括起来教师的专业成长一般包括新手型教师-熟手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三个发展阶段。)8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富勒的四阶段理论,卡茨的四阶段理论,伯顿的三阶段理论,费斯勒的八阶段理论,伯林纳的五阶段理论,司德菲的五阶段理论,叶澜的五阶段理论(在综合考虑教龄、职称和教育质量的情况下,可以界定为:教龄在0-5年、职称三级(包括三级)以下的青年教师属于新手教师;介于新手与专家之间、教龄在6-14年、参加过骨干教师培训班的教师定为熟手型教师;把教龄15年以上且具有特级教师资格或高级职称的教师定为专家教师。9教师专业性向是适合教育工作的人格特征和成功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10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与测定,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通道,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和措施,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作出合理安排的动态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是在充分认识自我,客观分析环境,正确选择职业,科学确立目标,并制定实施方案和计划的过程。它不仅是行动前的一种蓝图,更应是“设计——实践——反思——重建”的循环过程。11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的背景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总体上还有些不适应。教师专业化水平亟待提升,教师职业吸引力亟待进一步增强,教师资源配置亟待改善,教师管理机制亟待完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关系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关系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12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13了解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40-42(维度)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包括“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三个层次,即“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三项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四至六个不等的领域;在每个领域之下,又提出了三至七项不等的基本要求。)14教师专业角色1教师角色就是教师的行为2教师的社会地位3教师的角色就是对教师地位与身份的期望a教师的实际行动b社会期望学生期望教师教师自身期望c学生家长的期望(教师角色主要指教师所具有的与其社会地位,社会身份相联系的被期望行为)15传统教师角色隐喻及其反思①蜡烛:奉献与给予,强调社会责任。反思:忽视了教师的个人生命价值与需要;忽视教师的持续学习与成长;淡漠教师的内在尊严与劳动的欢乐②园丁:田园式的宽松环境,重视学生的生长性,考虑到了教育的过程,注意了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强调教师作用的发挥。反思:教育阶段顺序的固定性,教育缺乏的不可修补性(季节与时令),存在着淘汰制(间苗),有人为的强制性(修剪)。③工程师:工程师——崇高的职业,灵魂——职业的育人性。反思:暗示一种固定、统一的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整齐划一,批量生产,易形成新的机械化运动,强调教师的业务能力,忽视了培养人的专业意识。④一桶水:强调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学科知识的有效传递(讲究“倒”的过程与方法)反思:灌输式的教学:学生被当做知识的容器。传递内容的单一(只有水)教学内容的学科性过强。不利于知识的汇通;教与学不是一个简单的“倒给”,忽视了教学的创造成分。⑤警察:维持必要的秩序,强调纪律性,对学生实施严格控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