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降水(jiàngshuǐ)及填土2.井点降水(jiàngshuǐ)图1-34轻型(qīnɡxínɡ)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全貌图管路系统包括:滤管、井点管、弯联管及总管。滤管(图1-32)为进水设备,通常采用长度为1.0~1.5m、直径38mm或51mm的无缝钢管,管壁钻有直径为12~19mm的滤孔。骨架管外面包以两层孔径不同(bùtónɡ)的生丝布或塑料布滤网。为使流水畅通,在骨架管与滤网之间用塑料管或梯形铅丝隔开,塑料管沿骨架绕成螺旋形。滤网外面在绕一层粗铁丝保护网、滤管下端为一铸铁塞头。滤管上端与井点管连接。井点管为直径38mm和51mm、长5~7m的钢管。井点管的上端用弯联管与总管相连。集水总管为直径100~127mm的无缝钢管,每段长4m,其上端有井点管联结的短接头,间距0.8m或1.2m。抽水(chōushuǐ)设备是由真空泵、离心泵和水气分离器(又叫集水箱)等组成。一套抽水(chōushuǐ)设备的负荷长度(即集水总管长度)为100~120m。常用的W5,W6型干式真空泵,其最大负荷长度分别为100m和120m。管井井(jǐnɡjǐnɡ)点的布置潜水泵管井(guǎnjǐng)与排水总管(2)轻型(qīnɡxínɡ)井点系统布置1.平面布置单排布置适用于基坑、槽宽度小于6m,且降水深度不超过(chāoguò)5m的情况。双排布置适用于基坑宽度大于6m或土质不良的情况。环形及U形布置适用于大面积基坑,如采用U形布置,则井点管不封闭的一段应在地下水的下游方向。2.井点降水(jiàngshuǐ)h——井点管埋深(m);h1——总管埋设面至基底的距离(m);Δh——基底至降低后的地下水位的距(m);i——水力坡度;L——井点管至水井(shuǐjǐng)中心的水平距离,当井点管为单排布置时,L为井点管至对边坡角的水平距离(m)。(3)轻型井点计算涌水量计算:井点系统(xìtǒng)的涌水量可按法国水力学家裘布依的水井理论进行计算。(3)轻型(qīnɡxínɡ)井点计算图1-37无压完整井水位降落(jiàngluò)曲线和流线网无压完整(wánzhěng)井无压非完整(wánzhěng)井有效(yǒuxiào)深度H0值表1-13H0——抽水(chōushuǐ)影响深度由于基坑大多(dàduō)不是圆形,因而不能直接得到x0。当矩形基坑长宽比不大于5时,环形布置的井点可近似作为圆形井来处理,并用面积相等原则确定,此时将近似圆的半径作为矩形水井的假想半径:抽水影响半径R,与土的渗透系数、含水层厚度、水位降低值及抽水时间等因素有关。在抽水2~5d后,水位降落漏斗基本稳定,此时抽水影响半径可近似地按式(1-50)计算:(m)式中S,H的单位为m;K的单位为m/d。渗透系数K值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大。K值的确定可用现场抽水试验或实验室测定。对重大(zhòngdà)工程,宜采用现场抽水试验以获得较准确的值。2.井点降水(jiàngshuǐ)2.井点降水(jiàngshuǐ)降水(jiàngshuǐ)2.井点降水(jiàngshuǐ)1、轻型(qīnɡxínɡ)井点布置2、高程(gāochéng)布置3、轻型(qīnɡxínɡ)井点计算1.4土方的填筑与压实1、土料的选用与处理填方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填方的强度与稳定性,选择的填料应为强度高、压缩性小、水稳定性好、便于施工的土、石料。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碎石类土、砂土和爆破石渣(粒径不大于每层铺厚的2/3)可用于表层下的填料。(2)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为填土。在道路工程中粘性土不是理想(lǐxiǎng)的路基填料,在使用其作为路基填料时必须充分压实并设有良好的排水设施。(3)碎块草皮和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仅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填方。(4)淤泥和淤泥质土,一般不能用作填料,但在软土或沼泽地区,经过处理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yāoqiú),可用于填方中的次要部位。填土应严格控制含水量,施工前应进行检验。当土的含水量过大,应采用翻松、晾晒、风干等方法降低含水量,或采用换土回填、均匀掺入干土或其他吸水材料、打石灰桩等措施;如含水量偏低,则可预先洒水湿润,否则难以压实。2、填土的方法填土可采用人工填土和机械填土。人工填土一般用手推车运土,人工用锹、耙、锄等工具进行填筑,从最低部分开始由一端向另一端自下而上(zìxiàérshànɡ)分层铺填。机械填土可用推土机、铲运机或自卸汽车进行。用自卸汽车填土,需用推土机推开推平,采用机械填土时,可利用行驶的机械进行部分压实工作。填土必须分层进行,并逐层压实。特别是机械填土,不得居高临下,不分层次,一次倾倒填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