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学生创业意愿的调查报告一、前言随着大学扩招,一段时间以来,有关大学生创业的问题,一直成为社会的热点。每个人试图给出自己的观点。有鼓励的,也有批评的;有大力支持的,也有嗤之以鼻的。对此我们做了一个调查,有87%的在校大学生创业的意向。二、内容提要1、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2、大学生的创业意愿;3、大学生的创业实践;4、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5、大学生创业的优势;6、大学生创业的障碍;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三、调查结果及分析1、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对“大学生如何看待大学生创业”这一问题,有12.6%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是由于无法实现就业而“走投无路”的被动选择;有65.4%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是“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就业方式;有18.1%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有12.5%的被调查大学生选择了包括“创业只是由爱好、志向决定的个人选择”、“创业是幼稚、不理智的行为”等选项;没有填写本题占1.3%。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认识到了大学生创业的价值所在。2、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对“您创业是否感兴趣”这一问题,选择“很有兴趣”的大学生占样本40.2%,选择“比较有兴趣”的大学生占23.3%,选择“一般”的大学生占样本的25.8%。选择“不是太感兴趣”“没兴趣”占7.3%,空缺的大学生占3.4%。对进一步的“如果没有找到工作,您会选择创业吗”这一问题,有43.9%的大学生选择“会”,32.2%的大学生选择“不会”,23.9%的大学生空缺。可见,超过一半的大学生想过去创业,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宁可失业也不会去创业,说明还有部分大学生对创业持排斥态度而无法接受创业这种选择。3、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创业,使大家在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既锻炼了能力,又获得了一定的报酬,为以后的就业做好准备。大学生找到一份创业工作,尤其是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创业工作,无疑是件好事:一方面,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会使大学生获得一种心理满足感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功体验;另一方面,创业是大学生提前融入社会的途径,可以在创业工作中锻炼自己与人相处、与人合作的能力。高校也应该加强对学生创业的管理和指导,通过勤工助学中心等完善服务,拓宽创业的渠道,引导大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和一种正确的方法创业,使大学生处理好创业和学习的关系,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做好创业工作。作为一名大学生,如果能引导大学生将强烈的使命感转化为学习、服务、实践、奉献等实实在在行动,把行动变为责任,将会使大学生在人生轨迹上树立起更高的起点。大学我价值的必由之路;志愿者服务,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利用专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应该说不仅有助于他们较快适应、融入社会,同时也是实现自长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这是一种贯穿于日常生活当中的社会实践形式,以小见大,以细微之处见长,是进行社会“活动加训练”实践活动的一种长效机制。而接下来的在获得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上,有56.4%的人希望通过“老师授课”的方式得到;而有24.7%的人希望通过的方式得到;有18.9%的人希望通过“亲身实践”的方式得到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说明大多数学生还是不够自主学习,而是希望老师讲授。4、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对“究竟有多少大学生真正创业”这一问题,选择“实际已经创业”的大学生只有2人,占“打算创业”的大学生的1.57%,占“想过创业”的大学生的0.5%,占“创业部分”样本大学生的0.3%,占本次调查总样本500名大学生的0.11%。可见,即使有些大学生想过或曾打算创业,但最终也没有落实到行动。结果是有些大学生去了机关事业单位,有些去了国有企业或外资企业,真正创业的可谓风毛麟角。5、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对“哪些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创业”这一问题,有66.3%的大学生选择了“创业能力”,51.3%的大学生选择了“创业团队”,47.9%的大学生选择了“创业精神”,41.5%的大学生选择了“创业环境”,选择其他包括人品、性格、价值观、经验及家庭条件、社会关系等因素的大学生占5.6%。可见,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等个人方面的因素很重要,但社会创业环境方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而再进一步的调查大学生创业的形式是有70.3%的人会选择“合伙创业”,而有10.2%的人会选择“家庭创业”,有14.2%的人会选择“自主创业”,只有0.3%的人选择其它,可见,社会环境、团队合作等对创业的因素非常大的。6、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对“大学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创业群体,其优势何在”这一问题,有77.9%的大学生认为“年轻有活力、勇于拼搏”是大学生创业的优势,46.1%的大学生认为是“学习能力强”,45.3%的大学生认为是“创新能力强”,30%的大学生认为是大学生的“家庭负担轻”,25.5%的大学生认为是“知识技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