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统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 28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是秋****写意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届高考统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 28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

2022届高考统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8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淮河是我国南、北方自然分界线,同时也是皖北与江淮之间的分界线,而长江则是皖南与江淮的分界线。读图,完成1~2题。1.淮河成为我国南、北方自然分界线的主要原因是()A.淮河南北植被差异明显B.历史上黄河曾夺淮入海C.淮河源头位于秦岭山脉D.自然地理分异指标显著2.明清时期,皖南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皖北,主要是()A.长江水运比淮河发达B.山地物产比平原丰富C.两地气候差异明显D.皖南种植业更发达1.D2.A[第1题,由于植被分布具有过渡性,淮河南北植被差异并不明显,A错误;历史上黄河曾夺淮入海,但与淮河成为我国南、北方自然分界线没有关系,B错误;淮河源头位于桐柏山,且淮河源头位置与淮河成为我国南、北方自然分界线没有关系,C错误;由于1月0℃等温线、年降水量800mm等值线大致与淮河吻合,自然地理分异指标显著,因此淮河成为我国南、北方自然分界线,D正确。第2题,南方多山,明清时期,水运是该地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长江水运比淮河发达,故皖南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皖北,A正确;山地物产比平原丰富不是主要因素;两地气候有差异,但并不是影响经济的主要原因;皖南多山区,种植业没有平原发达。](2020·广东肇庆模拟)生活在陕西省南部(陕南地区)的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到陕西省北部地区旅游,看到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与陕南地区存在明显差异。下图为陕西省位置和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3.在陕南地区,传统民居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导致陕南地区民居差异的原因主要是()①气候多种多样②地形多种多样③各地建筑原料的差异④地质条件的差异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4.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南面窗户大的主要目的是()A.通风透气B.冬天接受更多阳光C.防潮D.保温5.陕南民居注重排水,陕北民居注重雨水收集。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纬度位置C.大气环流D.土壤3.B4.B5.C[第3题,“石头房、竹木房”主要是各地就地取材建设,与建筑原料有关;“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受地形影响很大,一般吊脚楼建在山区,而三合院及四合院建在平坦之地。第4题,陕北地区纬度较高、海拔高,冬季气温低,同时冬季受冬季风(西北风)影响而气温更低,则一般不设北窗,南边窗户较大可接收更多的阳光,增加室内温度。第5题,陕南注重排水,说明降水较多;陕北注重雨水收集,说明水资源少;两地区主要是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而降水差异大,故其主导因素是大气环流。](2020·成都市七中三诊)台湾兰屿岛居民日夜与海共生。岛上传统民居为独特的木石结构房——地下屋,这种房屋房顶的坡面一半高出地面,一半在地面以下,房体建在挖空的凹陷处,四周用石头垒成围墙,室内配有火堂。下图示意兰屿岛位置及地下屋景观。据此完成6~8题。6.兰屿岛地下屋是当地人趋利避害的选择,这里的“害”最主要是指()A.地震B.风害C.暴雨D.风暴潮7.兰屿岛地下屋的突出优点类似于()A.蒙古族蒙古包B.傣族竹楼C.福建土楼D.陕西窑洞8.地下屋室内火堂的主要作用是()A.缓解阴暗潮湿B.提高冬季室温C.加热所需食品D.驱赶侵扰蚊虫6.B7.D8.A[第6题,兰屿岛的地下屋是当地人趋利避害的选择,台风来时,风力大,破坏力强;台风过后,酷热难当。当地达悟族人创造了这种“地窖式”民居,优点突出,可躲避台风,且住起来冬暖夏凉,能采光通风,排水良好,极具特色,是当地人生活智慧的结晶,也是独特的历史文化。所以兰屿岛地下屋是为了躲避台风而建。第7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兰屿岛地下屋既可以躲避台风,又能够冬暖夏凉,类似于陕西窑洞。蒙古包是为了便于迁徙,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傣族竹楼是为了防潮湿,适应当地的湿热环境;土楼是为了家族团聚,又能防御外敌的建筑方式。第8题,由材料可知,地下屋一半建在地面以下,室内建有火堂,可以弥补阴暗潮湿的特点。该地纬度低,冬季气温不会很低;加热食品没有必要配备专门的火堂;火堂没有特殊的味道,不会驱赶蚊虫。](2020·河南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灯笼是我国的传统工艺品,是喜庆的象征。古代竹编灯笼是用天然竹子、油纸、粘胶经过工匠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的。福建省莆田市的船渡村,是一个有着百余年制作竹编灯笼历史的“灯笼村”。过去,村里无论男女老幼都会做灯笼,编制的灯笼在当地十分吃香。如今,大部分村民放弃了这一传统手工艺,全村仅剩七八家灯笼作坊,编制灯笼的传统手工艺正面临失传的境地。据此完成9~11题。9.福建莆田历史上制作灯笼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气候温暖湿润B.水陆交通便利C.竹林资源丰富D.消费市场广阔10.历史上莆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