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标测试四川遂宁市射洪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章节测评.docx
上传人:Ma****5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达标测试四川遂宁市射洪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章节测评.docx

达标测试四川遂宁市射洪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章节测评.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达标测试四川遂宁市射洪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章节测评试题(含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活性炭吸附异味B.干冰作制冷剂C.稀有气体作保护气D.金刚石切割玻璃2、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使用等量的同种钙片和白醋开展四组实验,分别测得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选取CO2的浓度从0-8%为研究对象,下列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A.对比①②③④,①的反应速率最快B.对比②③,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小,反应速率越慢C.对比①③,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D.对比③④,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3、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镁条燃烧:B.铜绿分解:C.二氧化碳通入水中:CO2+H2O=CaCO3D.铁丝燃烧:3Fe+2O2Fe3O44、关于燃烧和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可以燃烧B.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D.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绝可燃物5、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又新出土重要文物500多件,科学家使用碳-14年代检测印证了三星堆遗址属于商代晚期,碳-14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4B.6C.8D.14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铁矿石C.蒸馏水D.稀盐酸7、下列生活现象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灯光表演B.烟花绽放C.音乐喷泉D.气球升空8、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下列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9、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有关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A.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含有不同种分子B.电解水属于化学反应——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C.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D.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时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10、某气体中可能含有CO2、O2、N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该气体依次通过:①炽热的焦炭;②足量灼热的氧化铜;③足量的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可吸收二氧化碳)。每一步均充分反应,最终得到的气体为纯净物。气体的分子数目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a点气体可能为N2和O2②b点气体中CO和N2的质量比为2:1③c点气体中O、N原子的个数比为2:1④该过程中发生了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A.4种B.3种C.2种D.1种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为了保证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再生装置,有以下几种制氧方法:①加热高锰酸钾;②;③在常温下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④(1)你认为最适合潜水艇里制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2)与其他方法相比,这种最适合的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2、实验课上,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完成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并实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如图甲)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乙所示。(1)t2时打开止水夹,最终水面大约上升至集气瓶_____刻度处。(2)结合乙图曲线,BC段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________。3、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A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该实验是否守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2)充分反应冷却后,天平不能平衡的是_________(填序号),有同学认为该实验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对吗?________,原因是______;若要用此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如何对该装置进行改进?______。4、“碳中和”是最新的环保理念,是指通过计算单位或个人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把这些二氧化碳吸收掉,以达到环保的目的。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和“碳中和”理念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长沙市居民家庭所用化石燃料主要是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2)为了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实现“碳中和”环保理念,可通过加压的方法将二氧化碳通入海水中,但这样会使海水的酸性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3)结合实际,举例说明有利于“碳中和”的方法:_____(填一种即可)。5、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1)写出乙的化学式_________,上图中涉及的化合物有________种。(2)点燃丙和丁的物质之前,应先检验它们的________。(3)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6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