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第二高中2023-2024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中2023-2024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pdf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中2023-2024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中2023-2024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万州第二高中2023-2024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参考答案1.B洪泽湖流域内降水丰富,大量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冲刷土壤中的腐殖质并进入河流后汇入湖泊;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大量废水汇入湖泊中引起藻类等的大量繁殖,进而浮游生物排放和降解增强,②③对;根据湖泊溶解性有机物的来源可推知,工业生产排放废弃物和水产养殖投放有机物与之无关,①④错。2.A湖底高于周边地面,洪泽湖为地上湖,湖水水位较高,汛期时接受到的河流流水补给相对较少,甚至湖水流出补给其它水体,只有当洪泽湖湖水外调后,水位下降时,接受到外界较多的径流汇入,由此造成其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常滞后。3.D4.A5.D构建覆盖更广的江苏全域高铁网,可以提高江苏省不同区域之间的交通通达度,便于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在省内的流通,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6.C若该地上游来水年际变化较小,则该地河流径流量中由上游补水较稳定,该河流的流量变化受降水量与蒸发量差值影响明显。读图可知,结合坐标可知,该地2023年降水量与蒸发量差值最小,河流受大气的补给量最少,说明径流量最小。7.C图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值一直大于0毫米,说明水资源收入大于支出;该地春季多大风,冬季湖沼结冰,说明冬季气温低,应该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我国北方地区5-10月受夏季风影响,外来水汽输入较多,;5-10月当地受夏季风影响,水汽向外输出较多,5-10月为当地夏季,气温较高,下垫面水分较充足,所以蒸发量变化较小,导致空气湿度年际变化不大;5-10月当地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风不稳定,降水量变化较大。8.D图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值一直大于0毫米,说明水资源收入大于支出;该地春季多大风,冬季湖沼结冰,说明冬季气温低,应该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北方地区基本上属于半湿润区。9.D西南大西洋海区36°S附近为巴西暖流,41°S附近为北上寒流。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图中正负表示流向,北向为正,南向为负,1993—2023年西南大西洋36°S海区为负值,且变化趋势变小,说明巴西暖流增强;1993—2023年西南大西洋41°S海区为正值,且变化趋势变小,说明北上寒流减弱。10.B1993—2023年西南大西洋海区北上寒流减弱、巴西暖流增强,说明盛行西风向高纬(南极)方向移动,极地东风纬度位置较高,不会影响该海域,AC错误;盛行西风带向低纬方向移动会导致北上寒流增强、巴西暖流减弱。11.C北半球夏半年,气压带风带北移,导致北上寒流和巴西暖流交汇处纬度位置偏北;北半球冬半年气压带风带南移,导致北上寒流和巴西暖流交汇处纬度位置偏南,③曲线符合。12.A13.A.当地壳抬升时,河流落差变大,流速加快,下蚀作用明显,当地壳平稳时,河流下蚀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增强,从而形成阶地,故阶地上堆积作用大于侵蚀作用;早期沉积物为砂砾石,说明为流水作用形成,后期为黄土沉积物,故气候有变干的趋势;由图中可知,地势高处黄土堆积量较大,材料中有解释“时代较老的高阶地上有早期黄土堆积,也有较近期的黄土堆积,低阶地上只有较新的黄土堆积”;黄土堆积的厚度有很多影响因素,Q1层最厚,可能是形成时间较长,不一定与风力作用强盛有关,即不能证明Q1黄土粒径最大。14.C根据日出日落时间可计算出当地昼长为13小时54分,昼长夜短,为夏半年,不可能为12月,A错误;根据昼长可计算出当地地方时5点03分日出,而北京时间为5点32分,可知两地相差29分钟,经度相差大约7°30',北京时间早于当地地方时,故当地在120°E以西,BD错误,5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该地满足昼长夜短。15.D该地位于北半球,昼长夜短,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此地日出东北,A不符合题意;由图可知,该日月出时间早于日出时间,应是下半月的蛾眉月,可能是农历二十四左右,B不符合题意;结合上题,当地位于120°E西侧,当北京时间9点时,该地地方时为8点31分,太阳方位在东南,南阳的物体日影朝向西北方,C不符合题意;根据该月为下半月的蛾眉月,可知月亮应出现在东南部天空,亮面朝东。16.(1)中心城市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健全的公共服务、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大的上升空间,所以对发展要素有更大的吸引力;中心城市的历史禀赋、地理区位、行政等级、巨量出资、重大事件影响、产业转移等等原因也会对发展要素有更大的吸引力。(2)中心城市的部分产业迁至周边城市,有利于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外溢效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