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大县城建设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猫巷****觅蓉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大县城建设调研报告.docx

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大县城建设调研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大县城建设调研报告一、城镇化发展现状(一)城镇化发展概况“十一五”以来,我县以“壮大城镇规模、提升城镇产业水平,加快城镇化进程”为目标,创新机制,加大投入,落实保障城镇化发展的土地、社保、投融资等政策措施,努力打造山水生态型特色县城和箕城、云竹、郝北、社城四大强镇,建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管理有序、生态宜居的新榆社。一是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城总体规划不断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基本建立,对城镇化和城乡建设的综合指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在指导城乡居民布点及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年,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控规覆盖率达到50%;3个乡镇完成村镇体系规划,占总数的33%。二是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城镇交通、供水、供暖、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乡公路网络初具规模,完成漳源大道、凤台路、东升街、新建西街、南王村至云竹,北寨至郭家社、云竹湖环湖路、笔架山环形旅游路等城乡道路新建、改造工程,硬化小街小巷55条,人均道路面积达24.75平方米;建制镇主要道路简易硬化,全县275个建制村,有246个村通水泥(油)路,农村公路里程达797公里,基本实现了县乡通二级公路,村村通水泥(油)路,建成社城、箕城乡镇客运站;完成县城供水管网改造,城市用水普及率达100%;建成供热厂南北各1座,集中供热普及率达75%;建成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各1座,建制镇建成了简易供水设施、垃圾收集点,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达79.64%、88%;新建文峰小区、东升小区、府西新区、东顺苑、东花苑和廉租房等居民住宅小区,居民住房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09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28平方米,较2005年的19.6平方米增加了8.4平方米。三是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区二级以上天气突破300天,绿化覆盖率达36.2%,人均绿地占有率达到11.6%。四是城镇教育、文化、科技、医疗卫生、体育等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总之,“十一五”期间,我县城镇化发展总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截至2009年底城镇化率达到32.6%,预计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36%。(二)城镇化发展的特色和亮点一是城乡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我县是山区贫困县,经济基础薄弱,城镇化起步晚。“十一五”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逐年加大,县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漳源大道、文峰园、东河治理、东河公园、街巷硬化、供热管网、污水处理等一大批市政公用设施的建成投运,城市功能日趋完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综合承载力明显增强,山水生态型特色城市初具雏形。县城居住人口由1990年的2万人左右集聚到现在的5万人左右。小城镇建设的集聚效应也初步显现。云竹、郝北、社城3个建制镇的特色小城镇建设也开始起步,云竹镇完成了主街道拓宽、排水排污设施的配套建设,郝北、社城完成了街道绿化及亮化,3个建制镇均配套建设了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农村图书室、网络文化站,改扩建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二是特色小城镇建设目标进一步明确。近年来,我县充分挖掘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编制了一批突出个性特色的县城近期建设、园林绿化系统、住房建设等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科学指导调控城市建设发展,塑造了山水生态型城市特色。3个建制镇也都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了各自的新农村规划,明确了发展方向和目标:云竹镇立足云竹湖旅游开发,重点发展观光采摘农业和餐饮服务,建设特色生态旅游大镇;郝北镇立足电厂和规划中的工业区,发展“煤电化一体化”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工业大镇;社城镇立足地处太长高速、汾邢高速大“十字架”附近和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建设特色农业加工、流通大镇。近年来,各级领导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发展意识进一步增强,形成了各级政府层层抓建设工作、社会各界关注建设工作、人民群众支持建设工作的新局面。三是主导产业初步确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以来,我县全面推进一、二、三产协调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农业、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新格局。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53.1%、9.4%、37.5%,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化发展进程。一产上,在抓好传统种植业的同时,按照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壮大优势产业、开发优势产品,重点发展以笨鸡养殖为主的畜牧产业、以设施大棚蔬菜为主的瓜菜产业、以核桃和酥梨为主的干鲜水果产业、以河峪小米、小麻油、蜂蜜及杂粮种植加工为主的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初步形成了以种植业为基础,以畜牧、林果、瓜菜、小杂粮四大特色产业为主的农业产业新格局,农民收入渠道有较大扩展,收入水平稳定增长。二产上,紧紧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