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说课稿精编.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5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杠杆》说课稿精编.docx

《杠杆》说课稿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杠杆》说课稿《杠杆》说课稿1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杠杆》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杠杆》说课稿1一、教情学情分析(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杠杆的概念、五要素,力臂的画法,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杠杆的应用及分类2.教材的地位:(1)“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是中考理化实验考查的其中之一,要求学生掌握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杠杆平衡的条件的操作能力。(2)杠杆的知识是前面所学力学知识的延续和拓展,也是学习滑轮、轮轴等简单机械的基础。教学的重点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突出教学重点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完成好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难点是画杠杆的力臂。所以本节课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辨认出杠杆,准确找出杠杆五要素。(2)、通过实验,归纳出杠杆平衡条件,能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简单计算。(3)、能对杠杆进行分类。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实验探究和数据分析,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小组探究学习让学生认识科学探究必须要有团队合作精神。(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力臂的画法和杠杆的平衡条件。难点:力臂的画法,学生用实验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四)学情分析和教学策略:1.学情分析(1)在本节课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以及这些力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具备了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杠杆是力学的进一步拓展和应用,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同时又保持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2)初二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不喜欢老师的单独说教,更喜欢自己动手实验,在实验操作和分析中,更能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2.教法、学法:(1)教法:讲授法:介绍杠杆的五要素及画力臂的方法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问题教学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2)学法:实验探究法、分析归纳法,观察法,小组学习法(五)课型方式:要素组合(六)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杠杆,钩码,支架,钳子、剪子、镊子,刻度尺,线《杠杆》说课稿2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说课稿一、课程标准的要求1、在杠杆的定义,相关名词上做主要介绍,特别是力臂的画法上着重落实。2、学生学会自主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通过多次、反复的实验记录来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3、要求学生牢固掌握这一知识,并在生活实践中熟练应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杠杆及杠杆的五个要素。能确定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能通过实验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2、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会提出猜想、并从实验数据中归纳结论的一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兴趣、(2)结合我国古代对杠杆的研究,激发学生对祖国古代文明的自豪感,培养学生探索杠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兴趣以及关注历史、关注科学的意识。三、教学重点1、力臂概念的建立及画力臂。2、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四、教学重点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解析生活中的现象。五、对教材进行分析从学科的角度而言,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从认知的角度而言,杠杆是一种模型。杠杆是最重要的一种简单机械,是学习后面的滑轮,滑轮组的重要基础。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设计理念,本节课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工具开始引入。利用生活中杠杆的应用实例,引入杠杆平衡条件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并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最后结合杠杆平衡条件探讨杠杆的科学使用问题。六、学情分析杠杆是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学生会切实感受到使用它的好处,学习兴趣浓厚、但对杠杆的概念及杠杆的平衡条件,学生还不十分清楚,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当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了解杠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帮助学生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降低学习难度。七、教法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知识,特别是已经明确了力的作用效果,初步形成了力的形象思维。所以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八、教学过程的处理1、引入新课通过古埃及金字塔的宏伟壮观,让学生联想到它的建设过程,运用了哪些工具。再通过学生熟悉的玩跷跷板的情景,比赛拔钉子等,让学生初步认识杠杆这种简单机械,并知道使用机械的好处。用课件展示一些日常工具,用这些工具所能进行的简单操作,说明它们的使用方法。从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中认识杠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基本理念,激发学习兴趣。2、通过观察课件中撬石头的撬棒,抽水机的手柄,拔钉子的钉锤等,总结它们工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