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安全生产常识.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X 页数:80 大小:3.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安全生产常识.pptx

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安全生产常识.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安全生产常识讲课提纲一、安全生产方针一、安全生产方针“防止为主”,就是把安全生产工作的关口前移、超前防备,建立预教、预测、预想、预报、预警、防止的递进式、立体化事故隐患防止体系,改善安全状况,防止安全事故。这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前提条件。要实现安全第一,必须以防止为主。要不停的查找隐患,谋事在先,尊重科学,探索规律,采用有效的事前控制措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虽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还不也许完全杜绝事故发生、但只要思想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运用安全原理和措施,防止措施得当,安全事故尤其是重大恶性事故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综合治理”,是指适应我国安全生产形势的规定,自觉遵照安全生产规律,正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抓住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矛盾和关键环节,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的手段,人管、法治、技防多管齐下,并充足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有效处理安全生产领域的问题。综合治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和很强的针对性、是我们党在安全生产新形势下做出的重大决策,体现了安全生产的新发展。“安全第一、防止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是一种有机统一的整体。安全第一是防止为主、综合治理的统帅和灵魂,没有安全第一的思想,防止为主就失去了思想支撑,综合治理就失去了整改根据。防止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主线途径。只有把安全生产的重点放在建立事故隐患防止体系上,超前防备,才能有效减少事故损失,实现安全第一。综合治理是贯彻安全第一、防止为主的手段和措施。只有不停健全和完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才能有效贯彻安全生产方针,真正把安全第一、防止为主落到实处,不段开创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因此,坚持安全第一,必须以防止为主,实行综合治理;只有认真治理隐患,有效防备事故,才能把“安全第一”,落到实处。贯彻贯彻好这个方针,对于治理安全与生产以及与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科学管理、搞好安全,增进生产和效益提高,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有重大进行有重大意义。自提出立法提议到出台经历的历程。安全生产法立法简要通过(一)《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的重要特点(一)《安全生产法》(一)《安全生产法》(一)《安全生产法》(一)《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的重要内容(二)《职业病防治法》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职业病防治法》是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形势下制定的,他从法律规范的角度,维护了劳动者的健康权益。《职业病防治法》明确了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这些权利有;①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②获得职业性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③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也许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原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用的职业病措施;④规定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止职业病规定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⑤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⑥拒绝执行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设备的作业;⑦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护工作提出意见和提议。自起,每年4月的最终一周为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详细时间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有关告知。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16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本次宣传周以“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先行”为主题。1998年4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并于1998年9月1日正式实行。《消防法》修订草案于10月28日经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三)《消防法》(3)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应当履行本法有关规定的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①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行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②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③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④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习;(4)严禁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因施工等特殊状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采用对应的消防安全措施;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范。(5)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私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通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6)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免费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7)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对公安疾患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