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专题导练(江苏专版)课件:专题1 第4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ppt
上传人:是浩****32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8.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专题导练(江苏专版)课件:专题1 第4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ppt

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专题导练(江苏专版)课件:专题1第4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命题视角(2011·安徽卷13)下图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能体现其风格的是()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思路点拨】本题以苏轼的作品为突破口,考查学生阅读图文资料和中国画注意写意的风格特征。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对评价的阅读不难看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不追求形似,而是注重表达作者的个性和性情。故选A。命题视角命题视角(江苏省扬州市201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15)右图是某电影的宣传海报,它再次引发了世人对国粹京剧的关注。以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京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B.这部电影,可以作为研究京剧艺术的可靠史料C.通过该电影,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京剧“旦角”的知识D.在乾隆年间,徽剧与汉剧合流,京剧出现【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阶段特征和京剧的特点。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A不正确;B项中的“可靠”表述不严谨。D项中的时间“乾隆年间”不正确。道光年间,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就是后来的京剧。梅兰芳饰演“旦角”,故选C。命题视角命题视角(原创)欣赏图片,请回答:请回答:(1)《富春山居图》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秋初的景色,是一幅浓缩了画家毕生追求,足以彪炳百代之作。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特点属于哪一种绘画流派?这一流派的特点有哪些?其代表作品有哪些?(2)温总理说“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这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3)《富春山居图》残卷为什么会分藏于海峡两岸?2010年初,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出该作品反映出怎样的时代潮流?【思路点拨】本题以《富春山居图》为突破,考查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和学生阅读图文资料、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回答第(1)问时要结合所学,第(2)问时要体会总理的情感,第(3)问时结合当今时势。【参考答案】(1)文人画。特点:第一、在创作上,强调个性;第二、追求抒情写意;第三、集中文学、书法、艺术、篆刻于一身,表达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第四、注重诗意。代表: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明代徐渭的《黄甲图》、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等。(2)温总理的话,充满了对两岸“血浓于水”同胞情谊的深情寄托和渴望祖国统一的迫切愿望。(3)国民党发动内战,败退台湾,祖国分裂,《富春山居图》残卷因而分藏于海峡两岸;反映了两岸和平、合作、发展的潮流。真题集训【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宋代经济的特点。汴梁(开封)和临安(杭州)作为政治中心,以及经济重心南移,使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文化繁荣,诗人较多,正好符合两宋的情况。答案:D真题集训【解析】A项中“南宋”是后人所称,不能是岳飞的自称;其余三项符合史实。答案:A真题集训【解析】本题考查京剧的特点和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要用排除法。B项错在“戏剧之祖”;C项错在“元末初创”;D项错在“康乾京化”。乾嘉落户是指在乾隆、嘉庆年间落户于北京,同光扬名是指在同治、光绪年间迎来第一个繁盛期,民族瑰宝是指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故选A项。答案:A真题集训【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和学生对文字信息的阅读、提取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用排除法。活版技术从北宋开始使用;活版之前传递信息并不是均用手抄,如雕版;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泥活字。A、B、C表述错误。造纸术出现于西汉、指南针出现于战国、火药出现于东晋,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北宋,在四大发明中活版出现最晚。答案:D真题集训【参考答案】从司马迁到司马光:社会背景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进一步加强,统治者对史学编纂的控制不断强化:治史目的上,从探索天道和人事的关系转向为帝王提供历史经验。取材和体裁上,从百科全书式的人物纪传转向以政治军事为主的、以朝代兴亡为主线的历史编年,治史立场日益转向统治者。从司马光到梁启超:社会背景上,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变革转型。历史学亦由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转变;治史目的上,从为帝王提供历史经验转向为一般民众提供借鉴;取材更强调多样化,强调历史进化观,以全体国民为读者对象。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