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征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6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师德师风征文.docx

师德师风征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师德师风征文师德师风征文15篇(精选)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征文吧,征文具有主题鲜明、内容清楚的特点。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征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师德师风征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师德师风征文1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收集了三份有关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资料:其一,据《人民网》近期推出的"教师幸福指数"调查,近70%的教师感到心累、精神疲惫,48%的教师有焦躁、失眠等症状,36%的教师感到有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职业幸福感在下降。其二,《中国教育报》20xx年10月20日第2版报道,杭州市教育研究所随机抽取了杭州市的31所中小学,对这些学校全体教师的心理、职业生活压力、精神卫生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在被调查的教师当中,有50.8%的教师表示如果有机会考虑换工作,其中13.25%的教师不太喜欢或很不喜欢自己的职业;调查显示,有76%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太大,并已成为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个问题。其三,20xx年09月23日的《深圳晚报》发表的《调查显示:八成老师压力大小学教师列首位》,其中一份来自上海13个区1300多名教师关于工作压力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前教师存在过重的工作压力。作为一位长期奋战在一线的小学教师,我对以上的调查结果深感认同。因为我们每天的工作强度大,学生也似乎越来越难教,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加上我们承受的要求繁多而杂乱,非教学任务越来越多,每个学期都要应付各项检查、评估,真是疲于奔命、压力山大……幸福呀,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是,我们不能不幸福!因为在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背景下,教师无疑是和人的成长关系最密切的职业。可想而知,没有教师的幸福,很难有孩子们的幸福校园生活,更难奢谈学生的幸福成长。作为特区的教师,很有必要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笔者认为,幸福的源泉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恪守"教师"的职业尊严,我们的幸福指数一定可以直线提升。腹有诗书气自华--幸福来自阅读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本身就是一份必须与书籍打交道的职业。应该热爱读书、认真读书,不断给自己充电,以更新理念、丰富知识、增长智慧。要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首先要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教师,需要学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常常能让一个教师在课堂上激情四溢、神采飞扬。有的教师经常抱怨现在的孩子难教,很有可能就是自己的知识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求。《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指出:"我们的孩子们将生活其中的世界正在以比我们的学校快四倍的速度变化着。"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教师不能把准时代的脉搏,不断地读书,拓展视野,增长学识,不仅不能教好学生,反而会因为自己的落伍而妨碍学生的发展。可见,读书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只有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学生,才能营造出整个社会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社会对我们教师的要求一直很高:以前要求"要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之后要求"教师是长流水",现在更要求"教师是活水,是好水"……请记住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河流。"一个爱读书的教师一定能够符合时代的要求,一定会有较高的幸福指数。安贫乐道天地宽--幸福源自坚守教师这一行呢,老话说"家有半斗粮,不当孩子王",为人师者似乎注定和清贫是一对双胞胎。从我们祖师爷孔子的穷困潦倒、颠沛流离,到私塾老师的生活窘迫,到我们现代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甚至正编教师的待遇,无不证明这一点。在特区做老师无疑更需要对贫富差距的承受力,你看,我们这个城市每天演绎多少财富的传奇:多少人转眼成为千万富翁,多少人开名车,多少人住别墅……这些向来和老师搭不上边。作为老师,每个月除了领取工资之外,是基本没有什么其他收入的。在房价飞涨的今天,多少老师终其一生,也难以有一处自己的安身之地。好在"贫"和"乐"历来就不成反比:记得《论语》里提到,孔夫子最喜欢的一个学生叫颜回,他曾经夸奖这个学生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就是说,颜回家里很穷,缺衣少食,住在非常破烂的小巷子里。这么艰苦的生活对别人来说简直难以忍受,而颜回却能够自得其乐。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甘于清贫,拒绝浮躁。我们熟悉的陶行知就是我们的榜样:他曾出访海外26国,却满怀一腔热血布衣草鞋走向晓庄,让中国的教育在贫困中放出曙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就是他一生甘于清贫,奉献教育的写照。我们能说颜回和陶行知不幸福吗?和他们相比,我们在物质上比他们富足了不少,所以我们特区教师要有甘于寂寞、安于清贫、锐意求索的心志,这样才能置身于物欲炽烈、思想浮躁的时代之中,坚守自己的三尺讲台,守望自己的职业幸福。爱岗敬业乐奉献--幸福源于奉献古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