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农村墓地的协议书农村墓地的协议书(精选11篇)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协议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签订协议可解决或预防不必要的纠纷。什么样的协议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村墓地的协议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农村墓地的协议书1甲方:__乙方:__经双方协商同意,乙方在甲方地界内,有偿占地建坟,建坟地址位于甲方__村__组__地供乙方使用。一、甲方提供长27米、宽20米土地为乙方建坟使用,并负责协调有关事项,甲方及农户应为乙方使用提供方便。二、乙方在上坟期间,注意防火,否则后果自负。三、乙方必须在建坟前,一次性付给甲方人民币两千元整。四、使用期限为永久性使用。五、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甲方:__乙方:______年__月__日农村墓地的协议书2甲方(出卖方):______________乙方(购买方):_________________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就购买墓地事宜达成本协议,供双方共同遵守。第一条、甲乙双方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及各级管理部门对殡改方面的规定和要求。第二条、墓地面积壹亩。签订协议后乙方向甲方一次性支付墓地费用,人民币大写:捌仟捌佰元整(¥:8800元)。第三条、甲方保证,本墓地在本合同签订之前无任何土地所有权争议及其它经济纠纷,否则对乙方造成所有损失均由甲方负责。乙方保证,乙方使用范围不得超出购买的土地范围,否则造成的`纠纷及损失等,均由乙方负责。第四条、争议的解决:本协议各方当事人对本协议有关条款的解释或履行发生争议时,应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予以解决。如果经协商未达成书面协议,则任何一方当事人均有权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五条、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经双方签字后生效。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农村墓地的协议书3卖方(以下简称甲方):买方(以下简称乙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甲、乙双方遵循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共同友好协商,甲方同意将位于__村的土地,卖给乙方__使用,双方达成具体协商如下:一、乙方本着自愿购买甲方土地原则,购买其土地位于(义学村四祖黎方基宅屋后面),面积共(127.7)平方米,约(0.19)亩,每亩(33000元)(人民币)。二、甲方土地及价格分别如下,李世建为:三、土地费按每亩33000元计算,总额为6385元,支付方式为一次性补偿。四、本合同经双方代表签字或盖章后生效,本合同一式十份,甲、乙各方各执一份,村支两委执一份。甲方(签名盖章):乙方(签名盖章):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农村墓地的协议书4甲方:乙方:双方本着相互支持、相互帮助、自愿平等,协商一致的`原则,达成以下协议:一、乙方自愿将属于自己的位于出让给甲方用于安葬墓地使用(即:墓地后后坎抵达承包地,前坎抵达承包地,长大约,左右宽),并且保证今后甲方对该地的永久使用权,且保障甲方安葬时用地及人员进出墓地通行,今后甲方任何时间前往墓地(包括修造墓地,扫墓活动),乙方无权干涉。二、甲方取得使用权后,可以为其营造坟墓,乙方或他人不得干涉和阻挠。三、墓地出让金:大写__元整(小写:__元)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定(交付土地出让金)之日起生效,甲、乙双方共同遵守,不得违约,如有违约者,违约方向守约方赔偿另一方墓地出让金的三倍即__元。本协议一式三份,甲方、乙方和中证人各执一份。特此协议。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农村墓地的协议书5甲方:__________(卖方)乙方:__________(买方)乙方家乡因大布上政府征地开发市场和修高速公路没有墓地,经双方商量甲方愿将下雷布凤形立自留山出卖肆穴墓地给乙方。每穴宽3米长4米,价格每穴仟元,合计_____元整。自签字之日起,地款两清,并再协议如下。1、位置:第一只在右边隔碑石2尺处。第二只、第三只在巫母下面一横中间。右边靠古墓,下面并要用砖搏坑。第四只只在再下面一横坐向右边。2、自付款之日后,无论是葬墓之前,或葬墓以后如果有其它纠纷由甲方出面负责解决。并且甲方不得以任何方式阻拦乙方葬墓。3、恐今后生端,特此为凭,本协议壹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中人要签字。甲方(签字):__________乙方(签字):_______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农村墓地的协议书6甲方:_____(以下简称“甲方”)地址:电话:乙方:_____(以下简称“乙方”)地址:电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