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案精品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案精品多篇.docx

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案精品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案精品多篇[摘要]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案篇一(一)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二)[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了解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以及电压的国际单位是伏特。(三)[教学重点]电压的作用。(四)[教学方法]用对比法讲解电压。(五)[教具]支架,底部用乳胶管相连的玻璃瓶a、b,伏打电池,小电珠,开关,导线。(六)[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提问:电灯为什么会亮?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因为有电流通过。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怎样才能使自由电荷在电路中作持续不断地定向移动呢?必须有电压。(二)新课教学1、为了使学生易于理解电压,先了解水压的作用。取两个底部用乳胶管相连的玻璃瓶a、b,内装一定量的水,用支架固定,使a瓶中水位比b瓶水位高得多。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图,并启发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并在原图上根据需要逐步添画,最后完成的图如图1所示。这套装置的名称是什么?连通器。若把阀门k打开会有什么现象?水由a流向b。是什么原因使水由a流向b?因为两瓶水位不同,hac>hbd,有高度差。(1)任取一液片e受到的压强pa>pb,在压强差pa-pb的作用下,小液片e向d移动,所以整个装置中形成由a向b的水流。若在f处装一架小水轮机,则水流对水轮机做功使它转动。但水流无法持久工作下去。当a、b两液面高度相同时,水流停止,水轮机也停止转动。这是因为压强差消失,水位差不存在了。为了保持它的压强差(即水位差的存在)怎么办?可以在a、b间装置一架小水泵p,不断地把b中的水抽向a中,保持a、b间的水位差。这样小水轮机f就可连续转动。它们之间的水压形成持续不断的水流。由式可见:水压使水产生定向移动,形成水流,而流动的水可以做功。2、电压形成了电流演示:取一个伏打电池,把它的两个极板分别与小灯泡相连,当开关闭合,小电珠发光。表明有电流通过。演示后,教师边讲、边画。最后板书。伏打电池的正极a板(铜板)聚集有大量的正电荷,它是高电位。负极b板(锌板)聚有大量负电荷,它是低电位,a、b两板间存在有电位差,即电压。这个电压使得正电荷由正极向负极移动,负电荷由负极向正极移动(金属导体则属于后一种情况)。这样电路中的自由电荷由b向a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小灯泡发光(电流做了功)。如果负极锌板上的多余的自由电子全部移到了正极铜板上和正电荷中和完毕,电路中就不再有电流了,小灯泡也停止发光。但是电池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使正极、负极各自始终保持有大量的正电荷及负电荷,使电路两端始终有一定的电压,电路中就有了持续电流存在。所以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电源保持(提供)了电压,电压形成了电流。由此可知,电压是使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则是提供电压的装置。3、电压的单位不同的水泵可以使水管两端产生不同的水压,不同的电源在电路两端产生的电压也不相同。电压用u表示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用v表示,简称伏。另有比伏特大或小的单位,它们的关系是:1千伏(kv)=1000伏(v)1伏(v)=1000毫伏(mv)1毫伏(mv)=1000微伏(μv)需熟记的有几种电压:1节干电池电压为1.5v,一个蓄电池电压为2v,照明电路电压为220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超过36v。其他见教科书图6-4。(三)巩固新课提问:电压的作用是什么?单位是什么?(四)布置作业1、复习课文,填写教科书练习。2、观察了解你家中各种用电器的电压(但要注意安全)。(七)[板书设计]由此可知:水压使水产生定向移动形成水流。由此可知:电压使电路中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电压的符号u电压的国际单位:伏特(v)1千伏(kv)=1000伏(v)1伏(v)=1000毫伏(mv)1毫伏(mv)=1000微伏(μv)新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案篇二第二章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教材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长度和体积的测量、质量和密度的概念、密度的测量、新材料及其应用,其中密度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也是贯穿本章的一个核心概念。密度知识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点内容,对今后学习压强、浮力等其他物理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溶入到学习过程中,充分体会学习物理的乐趣,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强调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感性认识,教材还安排了新材料及其应用的内容,介绍了许多密度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现代高科技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的事例,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感受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探究和实验基本贯穿本章的各节。每节的编写也都采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路。本章在科学探究方面要求学生经历用分析论证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