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5篇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分享。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一、班级情况分析:六年级2班现共有学生67人,五、一班有学生34人,五、二班有学生33人。上学期接手这两个班级,总体成绩还是很好的,经过了一学期对学生的基本状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相对于(二)班来说(一)班的孩子课上比较活跃,思维跟进的很快也能很好的表达出来,但这个班上有几个学困生,每次考试数学成绩都是一位数,其它科的成绩也是如此,因为影响了班级的总体成绩,这学期努力抓住所有的孩子的潜力争取更优异的成绩,从而弥补与(二)班的平均成绩差。二班的孩子们总体水平与平均成绩都很好,因此这学期还是要稳住优等生鼓励差等生,让孩子们都有新的收获。二、本册教材修订情况介绍:(一)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四单元比第六单元百分数(二)图形与几何方面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第五单元圆(三)统计与概率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四)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结合分数段乘法和除法、比、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本册教材的特点: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5、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6、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的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7、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四、教学措施1、摸底考试,了解学生基础。2、主抓常规教学,巩固学生学习习惯。分好小组,今后的学习和教学及评比以小组为单位,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自主自助学习能力。3、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5、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6、重视学生后续学习动力的储存,加强数学阅读和数学兴趣的培养。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结合具体情景,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3.在数学活动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教学难点:连续进位方法的掌握与实践。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清点学生人数二、新知预热1、请同学们认真看大屏幕,谁能声音洪亮的回答这些问题。(出示课件)2、小结:同学们这一环节表现很棒!3、引出新课:谁坐过火车?有硬座和卧铺两种车厢,这节课我们就和淘气与笑笑一起来解决几道与火车有关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三、新知探究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一天淘气与笑笑来到火车站,与火车站的叔叔的交流谈话中,你能获得那些数学信息?(出示课件)提出那些数学问题?2、解决问题、探索方法(1)、卧铺车厢每节可乘72人,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①生读题②生列式,师板书③生试做,生板演④汇报方法⑤看课件,小声说计算过程(出示课件)(2)硬座车厢每节可乘118人,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①生试做,生板演②交流汇报③课件演示(3)观察这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连续进位)通过我们以上的学习,你能试着说一说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学生与同桌说一说)汇报说;师生共同小结(出示课件)齐读。四、应用提升:(出示课件)五、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一、创设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