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助学感谢信助学感谢信篇1尊敬的小平基金会的各位领导,叔叔阿姨们:您们好!今天,20xx年12月日,我们石龙村小全体师生终于告别了板房生活搬进了崭新的教学楼。坐到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感受崭新整齐的桌椅,我们的心情十分激动,因为期盼已久的心愿在您们的关爱和支持下终于变成了现实!此刻,我们石龙村小全体师生怀着无比感激的心情,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向尊敬的小平基金会的领导及叔叔阿姨们道一声:谢谢,谢谢您们了!向今天到会的致以真诚的谢意,谢谢你千里迢迢来到我校参加教学楼的落成典礼,我代表石龙小学的全体同学说一声:您们辛苦了!你们用无私的大爱,温暖了在去年那场百年难遇的特大地震中受创的心灵;你们用血浓于水的亲情,在一双双求学若渴的目光面前,伸出了爱心之手;你们千里援助,使我们告别了艰苦的板房学校生活,重新拥有了一个温暖舒适的学习环境。在这里,我代表我们学校全体师生及山区的父老乡亲再向您们道一声:“谢谢了”!回想难忘的5.12,难忘那一刻大地颤抖、楼房破裂、烟雾弥漫的情景;难忘那一瞬间地震带给我们惊心动魄的巨大灾难,它使我们学校7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变得摇摇欲坠,使我们十几间教室四处破裂。顿时,师生生命遭受极大威胁、学校财产遭受严重破坏,学习生活无法正常进行。但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在香港穆氏集团的援助下,我们搬进了活动板房,积极创造教学条件。那一刻,是小平基金会顶风雨、冒酷暑,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去年9月17日那天是小平基金会的郭叔叔为我们进行了新教学楼的奠基仪式。板房学习条件十分艰苦,每逢遇到下雨天,教室里就会聚积10多厘米高的水,稍不小心,书本就会掉进水里;更糟糕的是,夏天遇到停电时,整个教室就像是大蒸笼,汗滴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掉;再遇到吹风下雨时,板房的`屋顶总是被吹的呼呼的,像是房檐快被揭走似地,噼噼啪啪的雨点像是放鞭炮,老师的声音都喊哑了;冬天的板房更是寒冷无比,我们像是坐在一个大冰窖,手和脚都被冻的没了知觉,有时候笔都拿不稳了。尽管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我们心里还是怀着暖暖的希望,看着外面正在修建的教学楼,听着轰轰的忙碌修建的机器声,我们知道新的学习环境就要到来了。在这一年多的板房生活中,我们全体师生同舟共济,克服困难上课,没有一个孩子缺习,没有一位老师缺岗。今天,我们终于搬进了这样一幢温馨而宽敞明亮的教室。我们再也不怕风吹日晒,不怕严寒酷暑了。比起以前的教室,我们的环境更优越了:大理石的走廊,水冲式的厕所,方便的浴室,隔热层、磁性的黑板、漂亮的地板砖、安全的防护栏、配套的多媒体设施、美观的绿化带我们像是走进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蜡笔下蓝蓝的天空,积木中美丽的楼房,一切的一切,散发幸福芳香。、更高兴的是,我们的学校从此就叫“小平基金会学校”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小平基金会的叔叔阿姨对我们无私的关爱和奉献,我们将代代铭记这个具有特殊意义名字的学校,它里面所承载的大爱、温暖、感恩,将激励我们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我们将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你们,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社会!好好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将来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向周恩来总理学习,“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此致敬礼!20xx年x月x日助学感谢信篇2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首先,感谢市政府助学金对我们贫困大学生的关怀和关爱。我是长江大学20xx级物理学院应用物理专业0901班的学生。我是享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今天,我怀着万分感激之情写下这封信,希望能够借着这封信感谢国家的大好政策,感谢政府对我们的帮助和扶持,感谢国家为我们发放的奖助学金,感谢在助学金评选工作中付出辛勤努力的老师和同学们。由于家庭困难,而且父母的年纪也高,身体不是很好,现在我家没有什么收入来源,只是考务农和父母打一些零工,远远不够给我交学费,生活费就更难说了,多少次爸妈都在为我的学费忧心着,多少次我也在为大学迷茫着,当我得到了助学金,心中升起了无限希望.我真的很感谢你们,谢谢你们给予我援助,让我有继续学习的机会!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进入大学是我终于放下高考的重担,第一次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这是我离开家庭生活,第一次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这是我不再单纯地学习或背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第一次有机会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亲身实践。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这是我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这是我最后一次能够全心建立我的知识基础。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可以将大段时间用于学习的人生阶段,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集中精力充实自我的成长历程。这也许是我最后一次能在相对宽容的,可以置身其中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的理想环境。大学也是成长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所有大学生都应当认真把握每一个“第一次”,让它们成为未来人生道路的基石;在这个阶段里,所有大学生也要珍惜每一个“最后一次”,不要让自己在不远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