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章 产业区位选择 1 农业区位因素课时作业(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doc
上传人:元容****少女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章 产业区位选择 1 农业区位因素课时作业(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1农业区位因素课时作业(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农业区位因素一、选择题荔枝口味鲜美,但极不耐储藏。荔枝树喜温暖,不耐冰雪霜冻,极端低温若低于-2℃,则来年就会绝收。合江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三江交汇的河谷处,与岭南的荔枝主产区相距400余千米。如图示意合江县地理位置。据此完成1~3题。1.合江县荔枝主产区的冬季气温接近岭南地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大气环流B.海陆分布C.地形因素D.纬度因素2.合江县荔枝的市场售价比岭南同类品种高2~3倍,是因为()A.生长期长,荔枝上市晚B.气温日较差大,荔枝甜度高C.光热充足,荔枝品质好D.灌溉水源充足,荔枝水分大3.唐诗曰“锦江(流经成都南郊)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但如今四川荔枝产业仅分布在合江县,该空间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A.市场需求的变化B.生产结构的调整C.饮食习惯的改变D.气候条件的变化米易县是四川何首乌种植基地,出产的何首乌含有高量的硒、铁元素。该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公司按保底价统一回收何首乌,并向种植户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骨干。基地内实行轮作休耕的种植方式。据此完成4~6题。4.米易县何首乌含有高量硒、铁元素的主要原因是()A.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B.何首乌品种独特,种植历史悠久C.地质结构特殊,矿产丰富D.气温日较差大,利于硒、铁积累5.种植基地内实行轮作休耕的直接目的是()①保持土壤肥力②扩大生产规模③促进生态循环④提高土地利用率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6.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种植何首乌()A.可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B.便于农户自主经营C.便于现代农业技术推广D.可以加速工业化、城镇化橄榄油在地中海沿岸国家有几千年的历史,被誉为“液体黄金”。1975年甘肃陇南开始引种油橄榄,2016年陇南市油橄榄种植面积累计达54.66万亩,主要分布在白龙江、白水江沿岸海拔1300米以下的河谷及半山地带。陇南市是全国油橄榄最佳适生区,橄榄油产量占全国的93%,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初榨橄榄油生产基地。据此完成7~8题。7.陇南市成为我国油橄榄最佳适生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土壤D.水源8.与地中海沿岸相比,陇南地区的油橄榄()A.品质优良B.市场广阔C.农业基础好D.生产成本低原产于非洲的油棕是世界上单位面积产油量最高的木本油料作物,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油产量的近10倍,在油料作物中居首位,有“世界油王”之称。读世界油棕种植区的地理扩散图,据此完成9~10题。9.近百年来棕油产量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是()①种植面积不断扩大②种植历史悠久③生产技术不断改进④生产地居民消费增长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0.我国油棕种植面积较小,其主要制约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土壤D.水源如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迁过程图”。读图,完成11~12题。11.该地区位于()A.珠江三角洲B.江淮平原C.黄河三角洲D.三江平原12.该地区土地利用变迁的最主要原因是()A.市场需求的变化B.劳动力素质的提升C.灌溉技术的提高D.农作物品种的改良二、非选择题13.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图”,完成下列问题。(1)影响图中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2)图中A地区农业生产潜力大,但近年来已不再是商品粮基地,为什么?(3)B、C两地都位于青藏高原,但农业生产潜力差异较大,分析其主要原因。(4)图中甲省为我国重要的中药材基地之一,根据下表,提出促进该省中药材生产的措施。2007年甲省和全国的几项社会经济指标表适龄人口中,受教育程度在高中及以上的人口比例/%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中药材播种面积/万公顷加工而成的中成药产量/万吨甲省10.9224.983.681.37全国19.9726.4396.07112.8914.读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A、B、C、D四处发展棉花、水果、蔬菜和乳牛生产,则:①A处宜发展____________生产,因为这里地形____________,耕地面积____________。②B处宜发展________生产,其自然条件是靠近________,社会经济条件是接近________。③C处宜发展________生产,既靠近________,交通便捷,又靠近________,能为市民提供新鲜农产品。④D处宜发展________生产,因为________地形不便耕作。(2)如果在D处发展种植业,最好按照等高线修筑梯田,这样不仅可以扩大____________,也有利于____________。(3)这里的蔬菜区为了满足城镇居民冬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