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知识煤矿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48 大小:10.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防震减灾知识煤矿学习教案.pptx

防震减灾知识煤矿学习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地壳中的岩石连同地面(dìmiàn)建筑物,在太阳、月亮的引力作用下,就象大海的潮汐一样,每天两涨两落,叫“固体潮”。当然,运动的幅度是很小的,人们感觉不到,只有仪器可以监测并记录下来。地壳每天都在受到力的作用,并积累(jīlěi)着能量,等积累(jīlěi)到一定程度,就要释放。地震就是一种最主要的能量释放形式。(二)地震的种类地震一般可分为人工地震和天然(tiānrán)地震两大类。人工地震:由人类活动(如开山、采矿、爆破、地下核试验等)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人工地震,除此之外便统称为天然(tiānrán)地震。按成因,天然(tiānrán)地震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震源:地球内部直接发生破裂(pòliè)的地方。震中:震源正对着的地面。震中距:震中到观测点的距离。震源深度:震源到震中的距离。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烈度:表示地面及其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第一个特点是突发性强。一次地震灾害的发生一般仅持续几十秒至一两分钟,瞬间(shùnjiān)即可成灾。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很快,其中P波速度为6.2-6.7km/s,S波速度为3.5km/s。如果临沂发生地震,地震波到达济宁也就27秒。地震(dìzhèn)灾害54%1995年日本(rìběn)阪神第四个特点是涉灾范围广一般来说:3级地震有震感--有感地震,影响几个乡镇至几个县;4级地震强有感伴随建筑物微裂缝--强有感地震,有感范围几十个县至几个市;5级以上(yǐshàng)地震破坏伴随人员伤亡--破坏性地震。5级地震有感范围可达多半个山东,破坏范围一二个县;6级地震有感范围一二个省,破坏范围多个县;7级地震有感范围几个省,破坏范围几个市;8级以上(yǐshàng)地震有感范围大半个中国,破坏范围一二个省。第五个特点是预测难度大准确的地震预报是世界尚未攻克的科学难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缺少理论的指导。也就是关于(guānyú)地震孕育、发展、发生的理论,特别是地震发生的触发机制以及时间过程的理论,尚未很好地被人们掌握。由此,地震预测模型就难以建立。二是一个测项的变化,可能有很多种因素引起,地震只是其中之一,从众多噪声中提出有益的信息,有一定困难。三是地震台网密度不够。由于观测控制点少,就不能对“地震孕育场”进行全面地描述,从而走不出“盲人摸象”的境地。二、当前(dāngqián)的震情形势7级以上地震活动主要区域:太平洋两岸、印度洋板块(bǎnkuài)北缘,全球强震持续活跃、时间上呈丛集分布,能量释放强度大。2010年度:大陆地区发生5级以上地震22次,最大地震为4月14日玉树(yùshù)7.1级2011年度:大陆地区发生5级以上18次,最大地震为5月10日中俄交界6.1级深震2011年度,山东地区共发生2级以上地震77次,其中(qízhōng)3-3.9级10次,4级1次。最大为2011年9月1日渤海4.3级,内陆地区最大为2011年5月20日安丘3.7级,地震活动强度和去年基本持平,仍处在多年来较低水平。(四)我市的地震(dìzhèn)活动情况根据我市地震台网中心监测记录,2010年度全市发生1级以上地震15次;2011年度全市发生1级以上地震23次,最大地震为2.5级,当前地震发生频度(píndù)高于多年平均水平。三、我市防震减灾工作(gōngzuò)概况(一)地震监测预报(二)地震灾害防御(三)地震应急救援防震减灾—防御和减轻地震(dìzhèn)灾害1、地震台网建设。近年来,我市地震台站建设力度不断(bùduàn)加大,目前我市拥有1个市级台网中心,12个地震台(10套微震观测设备,10套强震观测设备)和1个流动地震台。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地震监测网络。2、地震群测群防工作。一是加强地震前兆骨干观测点建设。目前(mùqián)全市有10个水井观测点、2个二氧化碳观测点、4个电磁波观测点。二是规范建设市级宏观观测点。与市畜牧兽医局联合,依托乡镇兽医站建设了90个市级宏观观测点。3、增强地震(dìzhèn)监测预报的社会服务功能.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快速便捷的地震(dìzhèn)信息服务,充分利用门户网站、震情短信平台及时向有关人员发布震情信息,使群众对震情及时了解,避免社会恐慌。利用监测专业设备直接为社会服务。1、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我局充分利用《防震减灾法》颁布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技周、“7.28”唐山大地震纪念日、11月1日《突发事件应对法》纪念日等时机组织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huódòng),增强社会防震减灾意识。2、工程性防御工作.一般建设工程依据地震区划图或地震小区划结果由地震主管部门确定抗震(kàngzhèn)设防要求;新建的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要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