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两相短路计算与仿真论文.doc
上传人:是你****元呀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电力系统两相短路计算与仿真论文.doc

电力系统两相短路计算与仿真论文.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VPAGE-4-辽宁工业大学《电力系统计算》课程设计(论文)题目:电力系统两相短路计算与仿真(1)院(系):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092班学号:0903030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教师职称:起止时间:12-07-02至12-07-13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G1T11L22T2G21:kk:1L1L33S3院(系):电气工程学院教研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设计(论文)任务GG原始资料:系统如图各元件参数如下(各序参数相同):G1、G2:SN=30MVA,VN=10.5kV,X=0.26;T1:SN=31.5MVA,Vs%=9.5,k=10.5/121kV,△Ps=220kW,△Po=33kW,Io%=0.9;YN/d-11T2:SN=31.5MVA,Vs%=10.5,k=10.5/121kV,△Ps=180kW,△Po=30kW,Io%=0.8;YN/d-11L1:线路长80km,电阻0.17Ω/km,电抗0.4Ω/km,对地容纳2.78×10-6S/km;L2:线路长75km,电阻0.2Ω/km,电抗0.42Ω/km,对地容纳2.88×10-6S/km;;L3:线路长80km,电阻0.17Ω/km,电抗0.4Ω/km,对地容纳3.08×10-6S/km;;负荷:S3=45MVA,功率因数均为0.9.任务要求(节点3发生AC相金属性短路时):1计算各元件的参数;2画出完整的系统等值电路图;3忽略对地支路,计算短路点的A、B和C三相电压和电流;4忽略对地支路,计算其它各个节点的A、B和C三相电压和支路电流;5在系统正常运行方式下,对各种不同时刻AC两相短路进行Matlab仿真;6将短路运行计算结果与各时刻短路的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平时考核:设计质量:答辩:总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注:成绩:平时20%论文质量60%答辩20%以百分制计算摘要电力系统自动化(automationofpowersystems)对电能生产、传输和管理实现自动控制、自动调度和自动化管理。电力系统是一个地域分布辽阔,由发电厂、变电站、输配电网络和用户组成的统一调度和运行的复杂大系统。在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中,必须考虑到可能发生的故障和不正常的运行情况,防止其破坏对用户的供电和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从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看,这些故障多数是由短路引起的,例如短路时电路的电压骤降,严重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短路时保护装置动作,如熔断器的保险丝熔断,将短路电路切除,这会造成停电,而且短路点越靠近电源,停电范围越大,造成生活的不便和经济上的损失,严重的短路会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使并列运行的发电机组失去同步,造成系统解列,不对称短路,像单相短路和两相短路。因此除了对电力系统的短路故障有一较深刻的认识外,还必须熟练掌握电力系统的短路计算。这里着重介绍简单不对称故障两相短路接地的常用计算方法。对称分量法是分析不对称故障常用方法,根据对称分量法,一组不对称的三相量可以分解为正序、负序和零序三相对称的三相量。在应用对称分量法分析计算不对称故障时必须首先作出电力系统的各序网络,通过网络化简求出各序网络对短路点的输入电抗以及正序网络的等值电势,再根据不对称短路的不同类型,列出边界方程,以求得短路点电压和电流的各序分量。关键词:两相短路故障;短路计算;对称分量法.目录TOC\o"1-3"\f\h\zHYPERLINK\l_Toc9224第1章绪论PAGEREF_Toc9224-5-HYPERLINK\l_Toc145151.1电力系统短路计算概述PAGEREF_Toc14515-5-HYPERLINK\l_Toc218431.2本文设计内容PAGEREF_Toc21843-5-HYPERLINK\l_Toc7868第2章电力系统不对称短路计算原理PAGEREF_Toc7868-7-HYPERLINK\l_Toc59072.1对称分量法基本原理PAGEREF_Toc5907-7-HYPERLINK\l_Toc227922.2三相序阻抗及等值网络PAGEREF_Toc22792-7-HYPERLINK\l_Toc225752.3两相不对称短路的计算步骤PAGEREF_Toc22575-8-HYPERLINK\l_Toc31193第3章电力系统两相短路计算PAGEREF_Toc31193-11-HYPER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