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和运河教学课件【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长城和运河教学课件【多篇】.docx

长城和运河教学课件【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长城和运河教学课件【多篇】[导语]长城和运河教学课件【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长城和运河教学课件篇一一、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2、我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城和运河两项宏伟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农民的伟大创造,增加民族自豪感。二、学习重点:我能了解万里长城和运河的起点和终点,知道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三、学习难点:通过课外更多的中国建筑的介绍,进一步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四、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听写生字词。(二)明确目标,教师引领1、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2、作者以什么样的方式看长城和运河的?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方式看?3、在作者的眼中他们是什么样子的?4、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5、文中运用了什么问句形式和修辞手法?(三)自主学习,多元选择1、速读,了解课文,圈点疑难。(课文中不理解的句子)2、细读,疏通文意,小组内讨论交流。(读通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和语气。3、研读,深入分析,总体把握(分析理解课文)分析解决问题。4、创读,独特感悟,情感升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品读课文,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四)分享提升,穿插巩固1、个人朗读:挑选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或一句话,为什么喜欢?2、根据课文中的插图说一段话3、组之间赛读:声音、动作、表情、各组学生的注意力。4、比赛背课文(五)小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那些人间奇迹?(布达拉宫、故宫、苏州园林、兵马俑)2、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点明中心主旨)(六)达标测评,反馈矫正完成快乐导航剩余部分,组长批改,及时矫正。长城和运河教学课件篇二一、教学目标1、通过品析两个小节的词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3、理解诗歌内容,了解长城和运河的基本常识,体会它们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难点:通过诵读感悟,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三、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2、搜料。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听写生字词。2、同桌间互相检查、订正。二、精读课文第一节。1、感知课文。录音机范读,学生注意体会语调、语感,感知课文内容。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a、作者是从什么地方看到这人间奇迹的呢?b、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学生从课文里找出相关的句子。欣赏描写“长城”奇景的句子,指导有感情朗读。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东起山海观,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1)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这句话中,“巨龙”是指什么?'为什么用巨龙来比喻长城呢?长城有多长?(2)穿行在大地间的长城有什么特点呢?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是什么样的?(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连绵起伏、曲折蜿蜒”)(3)在作者眼里,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看到这样的景象,你的心情会怎样?(激动、兴奋)带着这样的心情去读诗的前四句。(教师指导朗读,要读出惊喜的语气来。)(4)出示地图让学生找找山海关到嘉峪关所跨越的省市,深化学生对长城”长“的特点的体悟。(5)课文里说“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这里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拟人)这里为什么说是不朽呢?你是怎样理解不朽的?3、了解长城的建筑、作用、规模等方面的资料,增强民族自豪感。这样一座前看不见头,后看不见尾的万里长城,需要多少人去建筑?又需要多少条石和城砖?当时,建造长城的条石一块有二、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你们说能够建造这样宏伟的工程,这是不是人间“奇迹”呢?这奇迹是谁创造的呢?(我们的祖先)面对如此勤劳、智慧的祖先,你们想对他们说什么?(赞美祖先)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来赞美咱们的祖先。齐读最后两行诗。(带着敬佩和自豪的语气)三、自学课文第二节1、同学们,长城留给我们的是高大、雄伟、壮观的景象,而京杭大运河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一种感受呢?请同学们各自读课文第二节,然后结合自己搜集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在小组交流讨论,遇到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举手提问。2、学生分小组自学。老师适当进行个别点拨。3、全班结合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着重体会运河如“绸带漂落大地”的美景,了解运河的基本常识。感受古代劳动人民开凿运河所付出的艰巨劳动。4、朗读第二节。(1)各自练习朗读。(2)指名感情朗读。(3)同桌间互相品读。四、总结深化1、指导学生熟读’背诵课文。文章两部分的读法完全一样吗?(第一部分应该略显庄重,第二部分应略显欢快)(1)从形式和内容上把握这首诗歌的层次和特点,有感情地背诵课文。2、“长城”、“运河”是中国的两大奇迹,本文仅仅是赞美了它们吗?总结:“长城”、“运河”是我们祖国的两大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