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考作文有关中考作文锦集9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考作文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考作文篇1题目:任选一个作文◆(1)我身边的______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有一棵小雏菊,每天都有一个小姑娘来给它浇水。突然有一天,小姑娘不来了。小雏菊就想:没有人给我浇水,我可怎么生长啊?经过思考,小雏菊觉得应该靠自己,于是便将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一直向下延伸。终于,有一天,小雏菊找到了水源,开出了美丽的花朵。要求:请根据这则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今年河南中考作文总体感觉难度不大,比较平和。还是采用二选一的形式。今年第一个题目为半命题作文也在意料之中,因为20xx——20xx年第一个题目呈现一个规律:命题与半命题交替出现。20xx幸福原来20xx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20xx我找回了(自尊、自信、友谊、母爱)(请补全题目再写作)20xx那个故事的主角是我20xx逆耳忠言助我行20xx我身边的河南省第一个题目都侧重于“我”的经历与感受,像20xx——20xx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从小学开始,很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重形式的表达,轻内容的挖掘,不注重观察生活,品味生活,其实是舍本逐末。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只要背得多了,自然就写好了。”阅读和背诵对写作确实大有裨益,很多作家的例子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阅读与背诵毕竟是间接地获得,它不能代替主观的感受。正像别人告诉你西瓜很甜,但要知道怎么个舔,还得自己尝一尝。另外,有人阅读也不得法,常常听家长诉苦,“家里的各种作文书一大摞,孩子也看,可为什么作文还是写不好呢?”正所谓“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很多孩子往往注重于故事情节,却没有去想一想: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同样是一件小事,它为什么就写得曲折生动,耐人寻味?它是怎么选材的,怎么叙事的,怎么描写,怎么抒情,怎么议论的?它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照应,如何点题,都值得我们去细细揣摩。所以有的同学只读一遍就万事大吉,是不可能登堂入室,尽得其中甘味的。就算是下次去借鉴,也只会套用其故事情节,引用其中的几个句子,到头来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让阅卷老师生厌。“跃目其为景兮充耳其为声,荡心其为情兮幻化其为容”,用心观察,细细体味,思索,世间万物,何物不可入文?何声不可成韵?何情不可动人?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一个普通的背影,朱自清写得潸然泪下,感人至深;一枚小小的枣核,萧乾却让我们从中读出了海外游子对故土的深切眷念。罗丹的话我们都耳熟能详,“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第一个题目可以写身边的人和事,比如“我身边的故事”“我身边的榜样”“我身边的风景”“我身边的那些人”“我身边的个性老师”“我身边的新变化”等等,这样一来,相信你很快就可以找到思路,想一想,我们原来没有写过类似的题目吗?这个题目可以写成记叙文,叙事、写人或写景均可,叙事要具体,写人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之有物,要有真情实感,忌讳泛泛而谈,无病呻吟,生搬硬套,草草收场,不知所云。也可发表你对身边一些社会现象的看法,写成议论文。第二个题目依然为材料作文。从20xx年开始,话题作文开始被淡化,因为它太宽泛,容易套用,而河南省又相对保守,新的命题形式采用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今年来特别偏爱材料作文,从20xx年到今年,河南省第二个题目均材料作文。◆20xx年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作文。1一花不成春,独木不成林。2如果你想走得远,请和大家一起走。3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松松进洞里。要求:1根据材料寓意作文,题目自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0xx年我剥开一个橘子,看到里面有许多小瓣。我就问橘子:“你为什么长这么多小瓣啊?”橘子说:“为了让更多的人品尝我啊!”我切开苹果,发现没有小瓣而是一个整体,我问它为什么没有小瓣。苹果说:“我为了完整地把自己奉献出去啊!”请你根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600字左右。今年的材料和前两年比,难度降低了不少,它的最佳立意点还是比较好找的。大家不妨来想一想,对于一棵没有人来为它浇水的小雏菊,最后竟开出了美丽的花靠的是什么?材料里有一句话很关键——“小雏菊觉得应该靠自己”,所以不难看出,这则材料的最佳立意点应该是“我们应该自立自强”。这个题目可以写成记叙文,可以写自己面对挫折或困境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