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试卷(新版).doc
上传人:是你****盟主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年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试卷(新版).doc

2022年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试卷(新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页码5/NUMPAGES总页数52022年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试卷(新版)(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填空题(共20分)1、在自主选择中,我们需要听取________的意见,也要从________出发,选择一些锻炼和成长的机会。2、我国四大发明包括_________,活字印刷、火药和_________。3、我们的祖国位于亚洲的东部,_________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4、温馨有活力的社区是________的基础,美好社区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主动承担________。5、________是指在不为获取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奉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有益于社会或个人的活动的人。6、生活中,我们留心观察、__________,尽力关心和帮助家人,让他们多一份__________和__________,并与他们一起撑起我们的家。7、一个充满________和________的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8、每个人既是文明礼貌的__________,也是和谐美好的__________。9、《辛丑条约》签订后,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中国才有出路,________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10、_______是凝聚人心、增强正能量的事业。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建立了中国乃至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国家。A.辛亥革命B.十月革命C.长征革命2、下列哪些地方是未成年人出入的场所()。A.文具店B.网吧C.歌厅D.咖啡厅3、辛亥革命后,在人们日常交往中以握手礼取代旧式的()。A.称谓B.女权C.跪拜4、茶马古道推动了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A.东南边疆B.东北边疆C.西北边疆D.西南边疆5、为了减灾,我国建立了气象、海洋、地质即及生物等灾害的()系统。A.监测、预警B.防灾C.法律约束D.领导问责6、()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A.辛亥革命B.武昌起义C.五四运动7、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是()研制的。A.王宣B.王旭C.王选8、小刚非常调皮,经常做错事,惹父母生气,平时他与父母的关系却很融洽。你觉得原因可能是()。A.父母不是真心批评小刚的B.只要帮父母做事,就能与他们融洽相处C.与父母交往要讲究艺术,善于与父母沟通9、()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科学家。A.袁隆平B.屠呦呦C.孙思邈10、下列对中国梦的理解,错误的是()。中国梦与普通人关系不大B.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C.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妈妈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刚出生的小弟弟身上,我觉得妈妈不爱我了。()2、不文明行为不仅让人感觉不舒服,而且还破坏和谐的公共生活。()3、人格的修养离不开学习和实践。()4、在长辈眼里,我们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5、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中部的西安,是全国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6、钱学森是我国地质科学家、地质力学的创立人。()7、学做家务活,我可以仔细看、动嘴问、勤思考、多动手。()8、1917年美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震动了全世界。()9、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生力军。()10、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真是百益而无一害。()四、连线题。(共10分)1、连一连,将下列名人与成就连起来。张衡编写成了《本草纲目》李时珍研制出世界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毕昇研制出青蒿素屠呦呦发明活字印刷术五、简答题(4小题,共30分)1、有几个同学在公共汽车上大声嬉闹,你站在旁边,会做些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我国做了哪些举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