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诗经有感【荐】读诗经有感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诗经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读诗经有感1第一次接触到《七月》,还是在上高中的时候。那时候中央卫视的《中国诗词大会》正在热播,本着陶冶情操和积累素材的心态,我追了好久这个节目。武亦姝的一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着实惊艳到我。惭愧的是那时候的我没有读过《七月》的完整版,只是觉得这些句子简单,但又具有美的冲击性。诗歌的浸染,更应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似那些揠苗助长,急功进利的应试教育,传统文化的传播更需要积累的力量。而就像一举夺冠的武亦姝一样,因为喜爱而自然而然地去记忆体会,总有一天,会厚积薄发。类似的人还有现在爆红的易烊千玺,一字开头的年龄却已写有一手好书法,作品被挂在丹麦大使馆里,而除了参加读书类的节目,他在日常生活中也无时天刻不积累着传统文化、典故史记、诗文,信手扑来。他们这些人都不是因为利益所追而被动传播,而是早已在一言一行中浸透着文化气息,是正如马尔克斯所说“诗歌只与诗人的想法有关的是反诗歌的.。”在适当时刻灵活运用诗歌,把自己的思想加进去时时积累,让诗歌变活,让文化传播,时时充满生机。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七月》部分文字的直观感受。后来再接触到《七月》,细细品读了它的全文,才知道少不更事时只觉得美的句子,背后尽是哀凉。“五月蚱蜢弹腿叫,六月纺织娘振翅。七月蟋蟀在田野,八月来到屋檐下。九月蟋蟀进门口,十月钻进我床下。堵塞鼠洞熏老鼠,封好北窗糊门缝。叹我妻儿好可怜,岁末将过新年到,迁入这屋把身安。”这才是诗句的意思,是劳动者凄苦艰辛的岁月里的日常农作生活,直观真实。朱熹曾在《诗集传》中说,“此章前段言衣之始,后段言食之始。二章至五章,终前段之意。六章至八章,终后段之意。”我深以为然,衣之始,食之始,是贫苦百姓一日一生,三餐四季最平凡却又日复一日的生活。《诗经》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生活可以成诗,无论是美丽,快乐,平凡,清苦甚至是不幸,都是诗歌最原始纯粹的素材。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也许衣衫褴褛,温饱也成问题,但有诗的日子里,精神世界的丰富也是将人拉出"人间地狱"的一双有力量的手。美可以有很多种,世界上没有真的感同身受,一定程度上,人生本来就是要有悲剧才能算人生,创作的源泉才能不死。阳光普照下的生活明净温暖,纤毫毕现,但阳光照不到的地方,生命力也会破土而出。时光枕水里,生命灿烂如诗。读诗经有感2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说起《诗经·邶风·击鼓》,可能很多人都觉得没有听过。但是说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以说是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由此,便能够显而易见地感受到这句词作的巨大魅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第一次听到这句话,完全不了解这句词前后的语句和背后的故事,都能感受到那种爱情的美好。两个人,相知相守、一起老去,这样平平淡淡的感情,却正是我一直以来向往的。而顺着这句话,搜索到了全诗,再仔细了解和品读这首作品,又让我有了更多的感触。全诗的内容主要是写一位卫国兵士远戍陈宋,久役不得归,回忆起新婚时与妻子的誓言而残酷的现实却使誓言落空。作品中的主人公因为战争远走他乡,久久不得归家,他的'怨恨、愤懑、孤独和茫然在作品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而在这样的情绪之中,主人公对爱人的思念以及无法兑现诺言的自责和遗憾也就显得更加深刻。这样一个战争的背景,与其中所描绘的爱情互相成就。在残酷的战争中,这样真挚的爱情显得更加的可贵与刻骨铭心;而这样的感情,更加深刻地表达出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也更能够打动读者的心,引发共鸣与共情。那种遗憾令人感慨唏嘘,也引发了我们自己的思考。既然我们现在有机会,为什么不好好珍惜身边人呢?这篇作品,有大的格局,也有细腻的情感,能传诵千古,自然也不足为奇了。读诗经有感3《周南》一共11篇,分别为《关雎》《葛覃》《卷耳》《樛木》《螽斯》《桃夭》《兔罝》《芣苢》《汉广》《汝坟》《麟之趾》。读过之后感觉古人留下来的经典之作没有文人装腔作势的庸俗,没有政治的教化之声,彰显的是浓浓的远古自然气息、朴素的本真。流露的是克制之后的情感,谨慎有序的行为。就这11篇诗歌逻辑顺序而言第一篇《关雎》写的是青年男女的爱情。第二篇《葛覃》写的是女子出嫁时的心情。第三篇《卷耳》是抒发新婚夫妻短暂分别之情。第四篇《樛木》则是描写新婚燕尔夫妻的幸福生活。第五篇《螽斯》是祝福婚后子孙满堂,人丁兴旺。第六篇《桃夭》是对婚后美丽贤惠、善于持家的妻子的赞美。《兔罝》作为第七篇,歌颂的是